1. 首页 > 经典句子 >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赏析及解释(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古诗及翻译)

李白诗词《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译文赏析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译文】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繁盛带着点点露水。

树林深处,野鹿时隐时现,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飞瀑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只好依靠几棵古松,派遣万端愁思。

【注释】

戴天山:在四川昌隆县北五十里,青年时期的李白曾经在此山中的大明寺读书。不遇:没有遇到

吠:狗叫。

带露浓:挂满了露珠。

树深:树丛深处。

青霭:青色的云气。

倚:靠。

【赏析】

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首联是说,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程。宜人景色,使连忘返,且让人想到道士居住此中,正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个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颔联是说,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到山寺的钟声。

颔联写的是你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走,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相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的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颈联是说,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颈联写的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清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细腻:“野竹分青霭”用了一个“分”字,用来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挂碧峰”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显然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即可以看出道远的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会到诗人造访不遇,怅然若失的心情。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尾联是说,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的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结尾两句,诗人通过问询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白描,景美情深。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扩展阅读:李白的趣事

唐朝宰相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设法奚落李白一番。

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就约李白对三步句。李白刚一进门,杨国忠便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

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宰相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

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一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畜生”暗指杨国忠,与上联对得很正。

杨国忠想占便宜,反而被李白羞辱了一番。

分析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早年曾在山中大明寺读书,这首诗大约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结尾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百度百科)

望采纳!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古诗及翻译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古诗及翻译如下:

1、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古诗: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2、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翻译: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早年在戴天山读书时所作的五律。此诗主要写作者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原文阅读|赏析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是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时所作,据载写于开元七年(719),时年十九岁。

戴天山位于今四川省江油县境内。据《江油县志》 记载:“戴天山在匡山之顶,形势陡峻,山后稍宽敞。”这里的匡山指大匡山,此山因 “山石方隅,皆如匡形”而得名。宋时,为避太祖赵匡胤之讳,改匡为康,后几经扩建,成为闻名于世的匡山书院。

匡山读书几年是李白一生中较为重要的时期,是其思想、性格和诗风形成的重要阶段,任侠好剑和求仙访道正是这一时期少年李白重要的生活内容。“十五好游仙,游仙未曾歇”,《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所反映的正是这种游仙生活。

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以造访不遇为内容,然而重点却在写景造境上。

首联,“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是以浓墨重彩的手法描摹出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桃花正妍的初春,诗人踏着浓重的晨露,沿着涓涓小溪,迈上了访友的山路。艳丽的景色,宜人的花香,汩汩流水伴随着时而传来的声声犬吠,这一切构成了近似仙境的氛围。这种氛围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暗示,即身居此间的道士一定是位超凡脱俗的得道高士。当然,这位高士也不是与世隔绝不染世尘的,诗中“犬吠”二字若隐若现地点出了 “白云生处有人家”。

颔联二句写造访途中所见。“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天戴山的深处越走越幽静,树木繁茂,人迹罕见,不时地遇见胆子很小的麋鹿;诗人缘溪而上,直到中午也听不到道院的钟声。这里,诗人采用对仗的手法,写出了戴天山的深幽,“见”与“闻”两个动词的以动写静相得益彰。“时见鹿”是以鹿喜静的特性表现大自然的和谐与静谧,达到一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效果。“不闻钟”是写已到打钟的时辰却听不到钟声,如此之静的环境是不可能听不到的,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无人打钟。这就为后来的不遇埋下了伏笔。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颈联这两句又是对仗,一 “分”一“挂”把道士居所的环境给写活了。如果说诗的前四句是写诗人造访途中所见所闻的话,那么这两句就是写诗人到达目的地时收入眼底的一幕。也就是说,前四句是对戴天山沿途风光全景式的描写,而这两句则是对道士居所局部环境近景式的描绘。在山的深处,碧峰耸立,飞瀑直泻,繁茂的翠竹环抱着一个小小的道院。这里,诗人采用浓墨重彩的手法,注重表现自然风光的主要特征,撷取“飞泉”、“碧峰”、“野竹”这些色彩鲜明的景物着力描写,构成了一幅水光山色相映、竹丛隐见方宅的优美画面。

以上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虽无一句写道士,却通过景物描写暗示出道士的情趣与品格,所以,尾联的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于写景中突发抒情,并不给人以突兀之感。诗人从晨至午远道来访高雅超俗的得道高士却不遇,这份失望、惆怅之感用 “愁倚两三松” 来描述一点也不过份。

这首诗格调高雅平和,虽有访友不遇的失望,但更多更主要的则是通过对优美山川的赞美抒发一种悠闲恬淡的情致,表达对超凡拔俗品格的仰慕和追求。诗中的景物描写很实,也很优美,给人以 “天然去雕饰”的感觉。这同诗人后来山水诗寄情山水富于变幻的风格相比迥异其趣。从形式上看,这首诗格律严谨,中规中矩,对仗工稳,用词讲究而不险,且有明显的吸取前人精华的痕迹。如 “犬吠水声中”,很象陶渊明 《归园田居》中的 “狗吠深巷中”。以上这些都表现了诗人早期诗歌的特点,为诗人后来登上我国诗歌艺术的顶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赏析

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首联是说,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程。宜人景色,使连忘返,且让人想到道士居住此中,正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个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颔联是说,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到山寺的钟声。

颔联写的是你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走,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相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的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颈联是说,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颈联写的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清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细腻:“野竹分青霭”用了一个“分”字,用来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挂碧峰”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显然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即可以看出道远的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会到诗人造访不遇,怅然若失的心情。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尾联是说,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的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结尾两句,诗人通过问询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白描,景美情深。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李白的诗中,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意是什么?

【原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诗意】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带着露珠的桃花更加鲜艳。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李白惆怅地靠着这几株古松。

【赏析】

八句,前六句写“访”的过程,重在写景;末两句写访的结果“不遇”,重在抒情。

首联,点明早上“带露浓”,由于作者心情好,景致也好,几乎是世外桃源的感觉,景色有点艳与闹的感觉。

颔联,已经走到中午了,快到了,但暗示道士可能不在。因鹿性喜静,“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同时,写寺外景色幽静,可与首联对比。

颈联,没实写无人,但从景物来看,是无人。诗人百无聊赖,看起寺周围的景物来,既看出道院的淡泊与高洁,又表明诗人的怅然若失。

尾联,以“无人知”从侧写“不遇”,又以“倚松”惆怅,用笔活,感情流转,有余响。

通篇不正写“不遇”,但随处可见,写诗贵隐,说的就是这个。

如果大声喊出“我不遇”,那么诗意顿消,就成了老老实实的大白话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