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励志句子 >

【七绝·落日芦苇情】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

描写夕阳芦苇的诗词?

《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唐 白居易)
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暗失庐山。
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
此地二年留我住,今朝一酌送君还。
相看渐老无过醉,聚散穷通总是闲。

2、《风雨晚泊》(唐 白居易)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
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
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3、《晦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唐 常建)
夜寒宿芦苇,晓色明西林。
初日在川上,便澄游子心。
秦天无纤翳,郊野浮春阴。
波静随钓鱼,舟小绿水深。
出浦见千里,旷然谐远寻。
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

1、《与侯春时同年南池夜话》

作者:唐代许浑

芦苇暮修修,溪禽上钓舟。

露凉花敛夕,风静竹含秋。

译文:芦苇修长的身影伫立在暮色中,溪里的家禽纷纷上了渔船。傍晚露水透着凉意,花收敛了花瓣。风静止着,竹子透着秋天的气息。

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

【七绝·落日芦苇情】


一溪红晕小桥东,好梦乘风透碧空。


唯有汀葭心境里,依依犹诉夕阳中。

关于芦苇的古诗?

1、先秦:佚名《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2、唐代:杜甫《蒹葭》: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译文:蒹葭面对摧残不能够保全自我,又被瑟瑟秋风吹着该怎么办。只是在极短的时间里盛开花朵,很快叶子就会沉入水中。在形体柔弱的时候春风拂过都嫌来得早,在生长成密丛时夜里的寒露又多了。

3、唐:白居易《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

译文:风刮着,雪像小米一样落下,芦苇间淅淅索索

4、唐:许浑《江楼夜别》:蕙兰秋露重,芦苇夜风多。

译文:蕙兰秋天露水多,芦苇荡夜里风大。

5、唐: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空影渡鹓鸿,秋声思芦苇。

译文:鹓鸿的背影远去,在鸟鸣声中思念起那片芦苇荡。

6、唐:贾岛《雨后宿刘司马池上》:芦苇声兼雨,芰荷香绕灯。

译文:雨声拍打芦苇的声音,荷花的香气绕灯而来。

7、唐:黄滔《别友人》:梦魂空系潇湘岸,烟水茫茫芦苇花。

译文:梦里一直挂念着潇湘,思念那片烟水茫茫的芦苇花。

8、唐:顾在镕《题光福上方塔》:六时金磬落何处,偏傍芦苇惊钓翁。

译文:夜深更响,惊动了芦苇里的钓翁。

9、宋: 曹豳《西河 和王潜斋韵》: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译文:关河万里寂静无人,明月直射芦苇荡。

大雁与芦苇的古诗?

《晚泊牛渚》

作者:刘禹锡 (唐代)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送耿处士》

作者:贾岛 (唐代)

一瓶离别酒,未尽即言行。

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

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

迢递不归客,人传虚隐名。

春天柳树芦苇小舟古诗?

宋代张孝祥的《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这首词大约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张孝祥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今江苏省溧阳县)时所作。三年前,张孝祥在临安兼权中书舍人,后为汪彻所劾罢。不久知抚州(今江西临川),一年后又罢归。这样前后三年之内,两次遭罢。这与词中所吐露的人世感慨是相一致的。

宋代·赵蕃《芦苇林》

原文选段:虽为林园居,不忘江湖趣。更着小舟横,无惊野禽聚。

释义:自己虽然居住在这园林之中,但却还是经常回忆起在江湖时的有趣的事情。划着小船横在这小河之中,希望没有把那野鸟给吓走了。

宋·彭汝砺《行舟芦苇中》


原文选段:


芦苇萧萧吹晚风,画船长在雨声中。


浮生厌足江湖味,好在溪边旧钓筒。


释义:


萧萧地晚风吹拂着芦苇林,小船航行在雨中的芦苇荡,就像一幅画一样。这辈子对于江湖上的事情已经倦怠了,还是喜欢在这安安静静的小溪边用着旧钓筒来钓鱼的感觉。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芦苇鸿雁诗词?

1.鸿雁翩翩云路杳。芦花如雪迷红蓼。

出自元代许桢《渔家傲》

2.鸿雁此时俦侣多,乱下沙汀恣栖宿。

出自宋代诗人曾巩《鸿雁》

3.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出自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4.徘徊望尽东南地,芦苇萧萧野水黄。

出自元代王冕《楚汉两城》

描写芦苇的经典古诗?

芦苇的经典诗句,例如:“云过千溪月上时,雪芦霜苇冷相依。”

出自:宿鹭亭

舒坦 〔宋代〕

云过千溪月上时,雪芦霜苇冷相依。
正缘野性如僧癖,肯为游鱼下钓矶。

作者简介:舒坦,字自强,生卒年不详,宋朝诗人,一字尚仁,广昌(今属江西)人。举明经。宁宗庆元间知武平县。

《咏芦苇》

余亚飞

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

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