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典句子 >

《论语》中的见贤思齐出自什么典故?

见贤思齐出自什么典故?

出自《论语》,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是指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效法他并向他看齐。君子上比、取法乎上、择善而从。

见贤思齐这个成语出自于《论语·里仁》。其中,《论语》中的原文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看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看到不贤的人则要从内心反省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错误,及时改正。见贤思齐出自什么典故

见贤思齐出自于哪里?

见贤思齐,是一则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孔子《论语·里仁》。

“见贤思齐”指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

成语寓意

以他人为鉴,以他人为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个人修养的提升方法。见贤思齐,以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为鉴,来补己之短、提升自己;见不贤而内自省,以别人的过失为鉴,避免自己犯错。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个人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要用好这一方法,首先要谦虚,其次要好学,再次要消除偏见,最后要善于沟通。

出自《论语·里仁》。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看到有德才的人,就想着向他学习看齐,看到没有德才的人,就在内心里自我反省。

出自语《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指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见到没有才德的人就反省自己应该改正哪些与其重合的缺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