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好词好句 >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是什么意思?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是什么意思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的意思是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尘土,汉语词汇,拼音:chéntǔ,意为细小的灰土,也指尘世;尘事(渺小普通大众),喻庸俗肮脏或指庸俗肮脏的事物,也可以理解成很卑微的人物。

《杂诗 》陶渊明这首诗的古诗诗意

杂诗十二首,由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所做的咏怀诗。表现了作者归隐后有志难骋的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其二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 终晓不能静。

其三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 忆此断人肠。

其四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时,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其五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其六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

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其七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发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其八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 且为陶一觞。

其九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 掩泪汛东逝,顺流追时迁。

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颠。 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餐。

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

其十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馀木, 倏忽日月亏。

其十一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 遥遥春夜长。

其十二

嫋嫋松标崖,婉娈柔童子。 年始叁五间,乔柯何可倚。

养色含精气, 粲然有心理。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本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坎坷的经历造就了陶渊明对待世俗和人生与众不同的态度,因此,这首诗起笔就以人生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读来使人感到伤感,令人心痛。然而,诗人陶渊明又不同于那些寻常之人,屈服于世事,而是执著地在生活中追求温暖的朋友之爱,崇尚快乐,劝解人们“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尤其令后人感叹不已的是是人在作品的结束之时,以经久不衰致名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警醒世人:时不我待,人当少时及时勉励自己,着实使人为之感奋。

全诗如朋友触膝长谈,朴实无华,丰富的人生哲理却深深地蕴含于其中,催人奋发,令人省思。

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

《杂诗》十二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

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二、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三、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四、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

杂诗其一节选 古诗,代的是什么意思?

杂诗 其一

[魏晋]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注释】

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逐:追,随着。

此已非常身: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落地:刚生下来。这句和下句是说,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意思是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

斗酒聚比邻:斗,饮酒的器具。比邻,近邻。这句和上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盛年:壮年。

及时:趁盛年之时。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再:第二次。

【古诗今译】

人生在世就像路上的尘土,原本就像飘泊风尘,没有根蒂。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世间人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非要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即使行乐,有酒就要邀请邻里朋友一起共饮。人生就如同时光一样,只要过去了,就不会重新再来,因此,要趁着年富力强,勉励自己,多做些应该做的事。

《杂诗·陶潜》原文与赏析

陶潜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 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陶潜后期写有一组杂诗,共十二首,这是其中之一。这首诗当写于晋义熙十年(414),诗人五十岁时。全诗十二句,从三个方面说明了“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人生哲理。

诗的开头四句写人生无常。诗人以比兴起篇,说人生世上没有根柢,就如那路上飘扬着的尘土。“尘”,言其小,可以随风飘转,“陌上”,喻人生途程。风一吹,尘埃分散,不是原先的状态。飘举、分散、转动、非常身,都是“无根蒂”的注释。

这四句写出了人生无定,使人极易产生虚无主义的想法,以为人生于世,无主无常。其实,诗人的立意绝不在此,而是以此为转捩的一个侧面,缘此而逆转入另一层面,也就新奇精警了。

诗的中间四句为转折人的第一层次,说明人们要相亲相爱。“落地”,承上文“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而来,只要落地了也就是兄弟,典出《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何必一定要同胞的兄弟才是亲人呢!有欢乐的时候,就大家一道作乐,哪怕只有一斗酒,也邀邻舍来聚饮。正因为“落地为兄弟”,也就该有酒同饮,有乐共享。这部分表现了诗人主张博爱的思想,既然人生如此飘泊不定,那又何必尔虞我诈,相互倾轧;那又何必门第森然,不可逾越。诗人追求“桃花源”的理想生活,于此又一次得到体现。

诗的最后四句,为第一层转入的第二层面,较中段则更为升格。人的“盛年”不会重来,就如一天之中不可能有第二次早晨, 时光不倒流, 人老不再少, 宜乎“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劝勉人不要虚度年华。

这首诗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虽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情绪,也有着空想的兼爱思想,可是最后的格调还是昂扬的,并不是叫人及时行乐,也不是消极遁世,而有着奋进精神。全诗直叙迳说,无藻饰之华,无彩绘之丽,真实而朴素,言理而带情韵,因而启人思考,逗人遐想,趣味盎然,在陶诗中也称得上令人注目的一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