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好词好句 >

重阳节的诗歌2句 重阳节诗词或诗歌

重阳节出名的十首诗?

重阳节出名十首诗,例如:

1.《重阳》

宋代 · 文天祥

江南秋色满梧桐,回首青山万事空。

怕见镜中新白发,长将破帽裹西风。

2.《重阳》

[元代]  王冕

重阳今日是,客邸忽凄怆。
树叶惊风堕,稀衣袭雨凉。
黄花衔古色,丹桂发天香。
珍重东屯社,携尊过草堂。

3.《重阳》

[宋代]  胡仲参

漫浪江湖已十霜,一秋强半又重阳。
可怜白日浑闲度,偶对黄花觉自伤。
客舍题诗书感遇,市楼沽酒慰凄凉。
登高不为酬心赏,直欲凭栏望故乡。

4.《重阳》

[明代]  蔡文范

宋玉愁怀老更加,百年秋序复天涯。
关河忽对重阳菊,樽酒谁过处士家。
落木萧萧同短鬓,西风日日为黄花。
无心更写登临兴,独凭阑干数暮鸦。

5.《重阳》

[宋代]  戴复古

茱萸半紫菊花黄,时节催人日夜忙。
便使老夫年满百,无过二十二重阳。

6.《重阳》

[宋代]  陆游

照江丹叶一林霜,折得黄花更断肠。
商略此时须痛饮,细腰宫畔过重阳。

7.《重阳》

[宋代]  曾几

老去长净一寸阴,良辰物色负幽襟。
中秋素月偏离毕,九日黄花未散金。
蓓蕾不妨供小摘,茱萸聊复伴孤斟。
重阳何必今朝是,从此篱边日访寻。

8.《重阳》

[宋代]  陈与义

去岁重阳已百忧,今年依旧叹羁游。
篱底菊花唯解笑,镜中头发不禁秋。
凉风又落宫南木,老雁孤鸣汉北州。
如许行年那可记,谩排诗句写新愁。

9.《重阳》

[宋代]  方岳

帽不禁吹怯酒觞,只携老砚了重阳。
黄花未抵渊明瘦,却做离骚以上香。

10.《重阳》

[宋代]  方岳

古岸维舟夜,萧萧秋叶丹。
野烟连竹暗,江雨洒灯寒。
亦喜重阳健,谁知行路难。
吾亲应念我,更把菊花看。

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二、九月齐山登高(唐)杜牧

三、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四、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

五、蜀中九日(唐)王勃

六、九日作(唐)王缙

七、九日寄秦觏、陈师道

八、九月九日(唐)崔善为

九、九日题涂溪(唐)白居易

十、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 ·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九日齐山登高》

唐 ·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 ·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采桑子·九日》

清 · 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九日》

唐 · 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唐 ·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月十日即事》

唐 ·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 ·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 ·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龙山饮》

唐 · 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九日五首·其一》

唐 ·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贺新郎·九日》

宋 · 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南北朝 ·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宋 ·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宋 · 朱熹

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达。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

《九日和韩魏公》

宋 · 苏洵

晚岁登门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九日》

明 · 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 ·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

1、被后世引用多的重阳诗:《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2、异乡孤独的重阳诗:《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3、入选小学课本的重阳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千古第一才女”写的重阳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亡国之君”的重阳词:《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雝雝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6、忧国忧民的重阳词:《贺新郎·九日》

    宋·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7、超然入神的重阳诗:《秋登万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8、悲怆战场的重阳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时未收长安。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9、及时行乐的重阳词:《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宋·朱熹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10、振奋人心的重阳词:《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唐代〕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定风波·重阳

  苏轼〔宋代〕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纳兰性德〔清代〕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长调: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闲居寄端及重阳

  韦应物〔唐代〕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

  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紫萸香慢·近重阳

  姚云文〔宋代〕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李泌〔唐代〕

  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

  乘秋逢令节,锡宴观群情。

  俯临秦山川,高会汉公卿。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 菊英。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


西夏重阳

  王逊〔明代〕

  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

  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击柝徒吟胡地月,屯田也食汉渠春。

  艰难薄俗犹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


重阳日荆州作

  吴融〔唐代〕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 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黄莺儿·塞上重阳

  薛论道〔明代〕

  荏苒又重阳,拥旌旄倚太行,登临疑是青霄上。天长地长,云茫水茫,胡尘静扫山河壮。望遐荒,王庭何处?万里尽秋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关于重阳的现代诗词?

关于重阳的现代诗词:

一、《今夜,重阳》

作者:黔山凤雏

蜕掉刺骨的寒衣

在一块绿茵上疯跑

经过一团火焰

于骄阳里

邂逅绽放微笑的莲花

四月的明眸深情了九月的悲凉

我怎会不小心翼翼经营一段历史

让你在一低头的温柔里

种下我一生的忧伤

今夜九月重阳

借一壶怀想

独酌西窗

不时与明月把盏

同是金沙老窖

却难拾昔日的酱香

惆怅

惆怅

谁会策马

赶走我贫瘠的荒凉

二、《重阳》

作者:江玉中

自从那次月圆之后

你就是我

在相思之河里的又一根稻草

既然是草

我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但有希望

我想还是比没有的好

村旁

那座不算挺拔的山岗

却年年都有白发人

在这一天眺望、眺望……

也不知望穿了有多少秋水

伊人,依旧在

水一方

三、《重阳登高》

作者:刘炳亮

生命的手,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靠近,热谈,朋友的心怀不负厚望

独受一方唯美的净空

会意的笑开放春花的灿烂

相约重阳,登高望远

胸窝勃发一股朝气

意志的绳索仍旧坚硬如钢

啊,生命。啊,朋友

我们因幻想的心态

再给生命添几多美丽

秋阳温馨胸怀,老泪洒向红叶

一声仰天长叹振奋你我

踏着不老青春的火轮

来年再叫江山多姿映眼帘

有关重阳节的诗词?

1. 重阳节的诗词很多。
2.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又称为“重九节”,是在农历九月初九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远望、赏菊、饮菊花酒、佩艾草等,同时也会吟咏诗词来表达对这个节日的热爱和祝福。
3.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望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节日的祝福。
还有宋代诗人陆游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节日的祝福。

1. 重阳节的诗词非常丰富多样。
2. 重阳节是传统的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九月初九。
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一天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等,表达对长寿的祝福和敬意。
因此,重阳节的诗词多以登高赏菊、祝福长寿为主题,如王之涣的《登高》、杜甫的《重阳》等。
3. 除了经典的古诗词外,现代诗人也创作了很多关于重阳节的诗歌,如贺知章的《重阳》、余光中的《重阳》等。
这些诗歌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也展现了现代人对于重阳节的理解和感悟。

1.《重阳》


宋代 · 文天祥


江南秋色满梧桐,回首青山万事空。


怕见镜中新白发,长将破帽裹西风。


2.《重阳》


[元代] 王冕


重阳今日是,客邸忽凄怆。

树叶惊风堕,稀衣袭雨凉。

黄花衔古色,丹桂发天香。

珍重东屯社,携尊过草堂。


3.《重阳》


[宋代] 胡仲参


漫浪江湖已十霜,一秋强半又重阳。

可怜白日浑闲度,偶对黄花觉自伤。

客舍题诗书感遇,市楼沽酒慰凄凉。

登高不为酬心赏,直欲凭栏望故乡。


4.《重阳》


[明代] 蔡文范


宋玉愁怀老更加,百年秋序复天涯。

关河忽对重阳菊,樽酒谁过处士家。

落木萧萧同短鬓,西风日日为黄花。

无心更写登临兴,独凭阑干数暮鸦。


5.《重阳》


[宋代] 戴复古


茱萸半紫菊花黄,时节催人日夜忙。

便使老夫年满百,无过二十二重阳。


6.《重阳》


[宋代] 陆游


照江丹叶一林霜,折得黄花更断肠。

商略此时须痛饮,细腰宫畔过重阳。


7.《重阳》


[宋代] 曾几


老去长净一寸阴,良辰物色负幽襟。

中秋素月偏离毕,九日黄花未散金。

蓓蕾不妨供小摘,茱萸聊复伴孤斟。

重阳何必今朝是,从此篱边日访寻。


8.《重阳》


[宋代] 陈与义


去岁重阳已百忧,今年依旧叹羁游。

篱底菊花唯解笑,镜中头发不禁秋。

凉风又落宫南木,老雁孤鸣汉北州。

如许行年那可记,谩排诗句写新愁。


9.《重阳》


[宋代] 方岳


帽不禁吹怯酒觞,只携老砚了重阳。

黄花未抵渊明瘦,却做离骚以上香。


10.《重阳》


[宋代] 方岳


古岸维舟夜,萧萧秋叶丹。

野烟连竹暗,江雨洒灯寒。

亦喜重阳健,谁知行路难。

吾亲应念我,更把菊花看。

重阳节的诗词如下:

1、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出自宋代苏轼的《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2、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

1、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


2、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3、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4、愁不肯、与诗平。——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5、凤城歌管有新音。——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6、晚酣留客舞,凫舄共池。——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7、自摘霜葱宜荐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8、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潘希白《大有·九日》


9、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10、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11、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12、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13、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14、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5、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关于重阳的现代诗词?

关于重阳的现代诗词:

一、《今夜,重阳》

作者:黔山凤雏

蜕掉刺骨的寒衣

在一块绿茵上疯跑

经过一团火焰

于骄阳里

邂逅绽放微笑的莲花

四月的明眸深情了九月的悲凉

我怎会不小心翼翼经营一段历史

让你在一低头的温柔里

种下我一生的忧伤

今夜九月重阳

借一壶怀想

独酌西窗

不时与明月把盏

同是金沙老窖

却难拾昔日的酱香

惆怅

惆怅

谁会策马

赶走我贫瘠的荒凉

二、《重阳》

作者:江玉中

自从那次月圆之后

你就是我

在相思之河里的又一根稻草

既然是草

我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但有希望

我想还是比没有的好

村旁

那座不算挺拔的山岗

却年年都有白发人

在这一天眺望、眺望……

也不知望穿了有多少秋水

伊人,依旧在

水一方

三、《重阳登高》

作者:刘炳亮

生命的手,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靠近,热谈,朋友的心怀不负厚望

独受一方唯美的净空

会意的笑开放春花的灿烂

相约重阳,登高望远

胸窝勃发一股朝气

意志的绳索仍旧坚硬如钢

啊,生命。啊,朋友

我们因幻想的心态

再给生命添几多美丽

秋阳温馨胸怀,老泪洒向红叶

一声仰天长叹振奋你我

踏着不老青春的火轮

来年再叫江山多姿映眼帘

重阳节两句诗?

人间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北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而王勃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鸿雁,我想北归不得,你却奈何非要从北方飞来,平添我北归不能的愁思。这一问虽然毫无道理,却在强烈的对比中烘托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愁绪推向了高峰。这两句是这首诗中的名句,前人在评价这两句诗时说:“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的确,这一问虽貌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际上却是诗人用心良苦、匠心独具之处。诗人将其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第一句用“望乡台”一词突出了诗人乡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异乡的孤独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强烈;第四句却委婉别致,借景抒情,以鸿雁的不知南中之苦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样反复地抒发更是突出了乡愁之浓烈。语言简洁亦是这首诗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北地来”,显得浅近亲切,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初唐时绝句发展缓慢,其表现方式大体上沿袭汉魏和南朝传统。而王勃的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诗人在诗中还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调,以虚词递进的句式做结语,对绝句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自在异乡做异乡来的客人,每遇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千百年来,每一个客居他乡的游子,在每逢佳节来临的时候,心头都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这首诗,思乡如麻,潸然泪下。

  重阳节,是民间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活动。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

待到重阳日,再来就菊花。

重阳节三行诗词自创?

1、《今夜,重阳》


2、悠悠思绪扰离人。


3、有幸登高红山上。


4、佳节喜庆, 万民欢腾。


5、儿女孝敬, 共祝吉祥。


6、养老保障, 医卡闪光。


7、娱乐欢畅, 长寿福享。


8、衣食住行, 美好憧憬。


9、乐不笑彼我,美娥哭卷香。


10、旬旬又双月,九九叠重阳。


11、瑶池辗琥珀,八仙转笏殇。


12、这是一篇散文,你看可以不


13、重阳节自创诗词《重阳思》


14、吃喝不用愁, 岁宴有余粮。


15、日曰垒成昌, 九九迎重阳。


16、游历无早晚, 赏花黄。


17、鲜花铺紫漠, 银棉绽银霜。


18、塞外疆南绿洲里, 今日又重阳。


19、寒蝉自知终归去; 声声哀叫透烟深


20、阵阵秋风催叶落; 场场秋霜断花魂


21、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22、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23、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24、叶水喧哗稻粱熟, 黄叶飞天一行行。


25、岁岁重阳今又至, 苒物华休待冬临。


26、年年登高年年高, 时时省心何忧伤。


27、美应是夕阳红, 登高赋诗村酒香。


28、梦里吹箫逢仙子, 花果山上争为王。


29、款款眷恋, 柔柔寸肠, 亲情依旧日月长


30、老翁赶上了好时代, 看轻了利锁与名缰。


31、天上人间, 各在一方, 蓝天白云尽遥望。


32、心旷神怡, 天阔地广, 一身清风一身爽。


33、﹍﹍﹍﹍﹍﹍﹍﹍﹍﹍﹍﹍ 《岁岁重阳》


34、﹍﹍﹍﹍﹍﹍﹍﹍﹍﹍﹍﹍ 《重阳情思》


35、遥望昆仑之巅慕士塔格, 肃然起敬披银装。


36、﹍﹍﹍﹍﹍﹍﹍﹍﹍﹍﹍﹍ 《九重阳偶成》


37、﹍﹍﹍﹍﹍﹍﹍﹍﹍﹍﹍﹍ 《重阳登山记》


38、毕业后,回到家乡,可重阳节却深深烙在心上。


39、边陲风光旖旎秋风劲, 一碧万顷浮光掠影泛琼浆。


40、邀朋聚友, 即兴挥毫泼墨, 围棋调弦, 放歌西域心欢畅。


41、近朱近墨分泾渭, 种菊东篱 吟风赏月 直到雄鸡高唱红日朗。


42、这些我也是网络上找到的,我认为还可以,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43、九九重阳,秋高气爽,菊黄蟹肥,沉淀着金秋的丰顷,感受了生活的温馨。有关重阳节的诗歌


44、岁岁重阳又重阳年年秋爽送吉祥登高望远思故乡夕阳西下心茫茫老骥伏枥流年长忆思往昔庆重阳


45、在北方大多不过这个节日,而在南方是相当重视这个传统节日的,主要的活动就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等。


46、重阳节相传甚远,历代诗人也做出无数佳作美文,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写道: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47、秋天有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九九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


48、更有脍炙人口的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读来思乡情更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9、北方的秋天在不经意间走近,看着漫天飞舞的黄叶,和着柳枝肆意地飘摇,渐渐地秋的韵味浓起来,白天短了,夜晚来临的特别早,于是那弯新月更清晰地挂在柳树梢头。


50、啊,朋友 我们因幻想的心态 再给生命添几多美丽 秋阳温馨胸怀,老泪洒向红叶 一声仰天长叹振奋你我 踏着不老青春的火轮 来年再叫江山多姿映眼帘 ﹍﹍﹍﹍﹍﹍﹍﹍﹍﹍﹍﹍ 《九月重阳》


51、今天又是一度重阳节,当然要陪妈妈过节日,虽不能陪老人登山,却可以请妈妈吃饭,坐在童年曾坐过的秋千上吃烤肉,别有一番情趣,看着妈妈新奇的眼光,慈祥的笑容,心里荡起无数的感慨,想起童年,想起年轻时妈笑脸,许多许多……应该感谢,感谢有这样一个传统的老人节日,让我们有时间和机会孝敬老人,感受亲情。


52、其实,过重阳节当然是在南方上学的时候培养起来的,那时在校园的闲散生活里,同学们总是要找各种借口,聚会游玩,正好刚入学不久,想家很强烈的时候,赶上重阳节,见当地人相当的重视,还有登高转运之说,于是我们自发组织起来,晚上带上饮料和食品,登山赏月,南方在这个季节,气候正是好时候,凉爽怡人,站在山顶观月,那弯新月更清澈皎洁,于是我们在山顶上放声高歌起舞,在清风里,吟诗作赋,抒怀着青春的快乐、忧伤。


53、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月十日即事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 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蜀中九日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九日作王缙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杨衡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醉花荫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沉醉东风 重九关汉卿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九日文森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以上供参考。贺重阳节的诗句自编

重阳节出名的十首诗?

重阳节出名十首诗,例如:

1.《重阳》

宋代 · 文天祥

江南秋色满梧桐,回首青山万事空。

怕见镜中新白发,长将破帽裹西风。

2.《重阳》

[元代]  王冕

重阳今日是,客邸忽凄怆。
树叶惊风堕,稀衣袭雨凉。
黄花衔古色,丹桂发天香。
珍重东屯社,携尊过草堂。

3.《重阳》

[宋代]  胡仲参

漫浪江湖已十霜,一秋强半又重阳。
可怜白日浑闲度,偶对黄花觉自伤。
客舍题诗书感遇,市楼沽酒慰凄凉。
登高不为酬心赏,直欲凭栏望故乡。

4.《重阳》

[明代]  蔡文范

宋玉愁怀老更加,百年秋序复天涯。
关河忽对重阳菊,樽酒谁过处士家。
落木萧萧同短鬓,西风日日为黄花。
无心更写登临兴,独凭阑干数暮鸦。

5.《重阳》

[宋代]  戴复古

茱萸半紫菊花黄,时节催人日夜忙。
便使老夫年满百,无过二十二重阳。

6.《重阳》

[宋代]  陆游

照江丹叶一林霜,折得黄花更断肠。
商略此时须痛饮,细腰宫畔过重阳。

7.《重阳》

[宋代]  曾几

老去长净一寸阴,良辰物色负幽襟。
中秋素月偏离毕,九日黄花未散金。
蓓蕾不妨供小摘,茱萸聊复伴孤斟。
重阳何必今朝是,从此篱边日访寻。

8.《重阳》

[宋代]  陈与义

去岁重阳已百忧,今年依旧叹羁游。
篱底菊花唯解笑,镜中头发不禁秋。
凉风又落宫南木,老雁孤鸣汉北州。
如许行年那可记,谩排诗句写新愁。

9.《重阳》

[宋代]  方岳

帽不禁吹怯酒觞,只携老砚了重阳。
黄花未抵渊明瘦,却做离骚以上香。

10.《重阳》

[宋代]  方岳

古岸维舟夜,萧萧秋叶丹。
野烟连竹暗,江雨洒灯寒。
亦喜重阳健,谁知行路难。
吾亲应念我,更把菊花看。

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二、九月齐山登高(唐)杜牧

三、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四、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

五、蜀中九日(唐)王勃

六、九日作(唐)王缙

七、九日寄秦觏、陈师道

八、九月九日(唐)崔善为

九、九日题涂溪(唐)白居易

十、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 ·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九日齐山登高》

唐 ·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 ·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采桑子·九日》

清 · 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九日》

唐 · 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唐 ·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月十日即事》

唐 ·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 ·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 ·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龙山饮》

唐 · 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九日五首·其一》

唐 ·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贺新郎·九日》

宋 · 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南北朝 ·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宋 ·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宋 · 朱熹

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达。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

《九日和韩魏公》

宋 · 苏洵

晚岁登门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九日》

明 · 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 ·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

1、被后世引用多的重阳诗:《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2、异乡孤独的重阳诗:《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3、入选小学课本的重阳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千古第一才女”写的重阳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亡国之君”的重阳词:《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雝雝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6、忧国忧民的重阳词:《贺新郎·九日》

    宋·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7、超然入神的重阳诗:《秋登万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8、悲怆战场的重阳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时未收长安。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9、及时行乐的重阳词:《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宋·朱熹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10、振奋人心的重阳词:《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唐代〕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定风波·重阳

  苏轼〔宋代〕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纳兰性德〔清代〕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长调: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闲居寄端及重阳

  韦应物〔唐代〕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

  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紫萸香慢·近重阳

  姚云文〔宋代〕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李泌〔唐代〕

  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

  乘秋逢令节,锡宴观群情。

  俯临秦山川,高会汉公卿。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 菊英。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


西夏重阳

  王逊〔明代〕

  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

  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击柝徒吟胡地月,屯田也食汉渠春。

  艰难薄俗犹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


重阳日荆州作

  吴融〔唐代〕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 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黄莺儿·塞上重阳

  薛论道〔明代〕

  荏苒又重阳,拥旌旄倚太行,登临疑是青霄上。天长地长,云茫水茫,胡尘静扫山河壮。望遐荒,王庭何处?万里尽秋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两句诗?

人间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北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而王勃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鸿雁,我想北归不得,你却奈何非要从北方飞来,平添我北归不能的愁思。这一问虽然毫无道理,却在强烈的对比中烘托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愁绪推向了高峰。这两句是这首诗中的名句,前人在评价这两句诗时说:“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的确,这一问虽貌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际上却是诗人用心良苦、匠心独具之处。诗人将其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第一句用“望乡台”一词突出了诗人乡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异乡的孤独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强烈;第四句却委婉别致,借景抒情,以鸿雁的不知南中之苦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样反复地抒发更是突出了乡愁之浓烈。语言简洁亦是这首诗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北地来”,显得浅近亲切,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初唐时绝句发展缓慢,其表现方式大体上沿袭汉魏和南朝传统。而王勃的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诗人在诗中还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调,以虚词递进的句式做结语,对绝句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自在异乡做异乡来的客人,每遇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千百年来,每一个客居他乡的游子,在每逢佳节来临的时候,心头都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这首诗,思乡如麻,潸然泪下。

  重阳节,是民间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活动。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 九日齐山登高

待到重阳日,再来就菊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