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好词好句 >

鼎的部首和笔画,你知道多少?

鼎的部首和笔画?

     部首:目

      鼎字笔顺:竖、横折、横、横、横、 竖折折、横、撇、竖、横、 竖、横折。

  笔画数:12画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镬,青铜~(古代器具,用于祭祀等)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鼎彝俅,迎神圭璧收。”

鼎的结构是:半包围结构


鼎的音序是:D


鼎的部首是:鼎


鼎的笔画是:12画


鼎dǐng


(1)(名)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钟~。


(2)(副)正当、 正在:~盛。


鼎的成语:


人声鼎沸,鼎力相助,一言九鼎


问鼎中原,大名鼎鼎,革故鼎新


钟鸣鼎食,调和鼎鼐,三足鼎立


春秋鼎盛,力能扛鼎,鼎足而立

部首:鼎,

笔画顺序 :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 、撇、竖、横、竖、横折

笔画数 :12笔

“鼎”,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dǐng。“鼎”的基本含义为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如铜鼎、鼎食;引申含义为锅,如鼎罐、鼎锅。

在日常使用中,“鼎”也常做形容词,表示显赫,盛大,如大名鼎鼎。

鼎的偏旁部首是什么?

部首:鼎。

“鼎”,普通话读音为dǐng。“鼎”的基本含义为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如铜鼎、鼎食;引申含义为锅,如鼎罐、鼎锅。

在日常使用中,“鼎”也常做形容词,表示显赫,盛大,如大名鼎鼎。

1、“鼎”的偏旁部首是“目”。拼音为dǐng(第三声),结构为上下结构,笔顺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2、“鼎”解释如下: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锅:鼎罐。鼎锅。

鼎的部首是什么偏旁再查几画?

部首是:鼎

总笔画12画。

鼎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形。

详细字义:

<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是古代烹煮用的器具。

2.同本义。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做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3.比喻帝王     4.指宰相     5.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     6.指。

<形>

1.显贵   2.显赫,盛大    3.三方并立的,如鼎足分立

<动>

变革

鼎:[ dǐng ]


部首:目  


笔画:12


基本解释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


2. 锅 :鼎罐。


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鼎祚(国运)。


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 :鼎足之势。


5. 大 :鼎力支持。


6. 正当,正在 :鼎盛(shèng)。

观潮主要内容鼎的部首?

部首是“目”。


笔顺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释义]

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锅:鼎罐。鼎锅。 

2.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比喻王位、帝业。

3.大。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4

结构是半包围结构。


部首:鼎。


组词是鼎盛。


造句真诚地帮助别人达到目标,自已的事业永远处于旺季。


2、夏季是衬衫销售的旺季。


3、每当旅游旺季,就有许多中外游客到桂林观光。

观潮主要内容鼎的部首?

部首是“目”。


笔顺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释义]

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锅:鼎罐。鼎锅。 

2.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比喻王位、帝业。

3.大。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4

结构是半包围结构。


部首:鼎。


组词是鼎盛。


造句真诚地帮助别人达到目标,自已的事业永远处于旺季。


2、夏季是衬衫销售的旺季。


3、每当旅游旺季,就有许多中外游客到桂林观光。

鼎的偏旁部首是什么?

部首:鼎。

“鼎”,普通话读音为dǐng。“鼎”的基本含义为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如铜鼎、鼎食;引申含义为锅,如鼎罐、鼎锅。

在日常使用中,“鼎”也常做形容词,表示显赫,盛大,如大名鼎鼎。

1、“鼎”的偏旁部首是“目”。拼音为dǐng(第三声),结构为上下结构,笔顺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2、“鼎”解释如下: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锅:鼎罐。鼎锅。

鼎的部首是什么偏旁再查几画?

部首是:鼎

总笔画12画。

鼎字是上下结构的字形。

详细字义:

<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是古代烹煮用的器具。

2.同本义。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做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3.比喻帝王     4.指宰相     5.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     6.指。

<形>

1.显贵   2.显赫,盛大    3.三方并立的,如鼎足分立

<动>

变革

鼎:[ dǐng ]


部首:目  


笔画:12


基本解释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


2. 锅 :鼎罐。


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鼎祚(国运)。


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 :鼎足之势。


5. 大 :鼎力支持。


6. 正当,正在 :鼎盛(shèng)。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