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爱情句子 >

势如破竹的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势如破竹的意思和成语故事

势如破竹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势如破竹什么意思?

势如破竹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非常的熟悉,那你知道势如破竹背后的典故是怎样的么?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下势如破竹的典故出处。背景是发生在三国末期,晋国灭吴的一段故事,当时就拿下吴国就可以完成三国统一大业了。当时晋国拿下东吴也已经是时间问题,但中间有人提出放缓攻势,但后被司马炎给否决了,不然东吴可能也没这么快就能消灭。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晋书杜预传》,时间是在西晋泰康元年(公元280年),主人公为杜预与王濬。原文如下:

王浚先列上得孙歆头,预后生送歆,洛中以为大笑。时众军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可尽克。今向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俟来冬,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议者乃以书谢之。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王濬上表说斩杀了孙歆,并取得了他的首级,但没过多久杜预便将活生生的孙歆送到了京城,京城洛阳的人都将此时当成了一个大笑话。当时,晋军的将领们在一起开会,有人说:“百年的贼寇,难以在一时消灭。如今快到暑天了,雨水又多,疾病和瘟疫即将爆发。应该等到冬天再开始行动。”杜预表示:“过去乐毅凭借济西一战就吞并了强大的齐国,如今军威正盛,这就好像是在劈开竹子,已经将竹子劈开了口,下面的一段竹子就会迎着刀刃裂开,不会再有费力的地方。”于是,杜预下令部下直扑秣陵。所经过的城邑,无不放弃抵抗,原本对此持有异议的人纷纷写信谢罪。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杜预口中的“势如破竹”, 意为把竹子劈开口,下面的一段竹子就迎着刀刃裂开了,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或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这也是由杜预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西晋期间的灭吴之战期间。文中提到了王濬和杜预都是此次灭吴之战的晋军统帅。按照战前部署,龙骧将军、益州刺史王濬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等将领从巴蜀地区顺流而下直捣东吴都城建业。征南大将军杜预则率部从襄阳进军进逼东吴在荆州地区的重镇江陵。

在战事的进行中,晋军闹出了一个笑话。年过七旬的王濬上表晋武帝司马炎,声称将吴军将领孙歆斩杀,而实际情况则是杜预将此人生擒,此事让王濬非常尴尬。

此后不久,以太尉贾充为首的部分朝臣上书司马炎,要求停止行动,其理由便是江南一带的气候潮湿,疾病瘟疫必定流行。为了避免失败,应当立即找回前线诸军,为日后再度伐吴做准备。而部分晋军将领对这个建议也表示赞同。不过,这个意见遭到了晋武帝司马炎和征南大将军杜预的坚决反对。终,司马炎下令继续发动进攻,东吴帝国随之灭亡。

成语典故_成语势如破竹的主人公是谁?势如破竹的故事

出处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释义

形势象破竹子一样,劈开几节以后,下面的就顺着刀子分开来了。形容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也形容不可阻挡的气势。

典故

杜预(222-284),西晋大将,学者,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东南)人。公元278年,镇南大将军羊祜病故,他以镇南大将军镇守襄阳。

那时,三国中的蜀国被魏国吞灭了,魏国也被司马炎夺去了帝位,剩下一个吴国。杜预力主出兵灭吴,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司马炎。

司马炎因受几个重臣的影响,一直下不了灭吴的决心。杜预奏章送到京城,司马炎看了,要和他对弈的大臣张华再看一下。

张华见奏章中对当前的形势分析得很有道理,随即推开棋盘,对晋武帝奏道陛下圣武,国富兵强。吴主 ,诛杀贤能,现在起兵讨伐它,可不劳而定,愿陛下不要迟疑了。”

司马炎下了决心伐吴。那几个重臣又来劝谏,他愤怒地斥责他们。

公元279年,晋武帝命镇军将军司马伷出涂中,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将军王浚下巴蜀,兵分六路,共二十多万人马,分头进攻吴国。

公元280年,杜预挥军攻占江陵,斩吴将伍延。于是沅江、湘江以南,连接交州、广州的大片州郡,都望风而降。

司马炎下令杜预分兵支援王溶。王濬受杜预指挥,自水路进攻。杜预召开军事会议,听取意见。有人认为:吴国立国很久,不是一下子可以占领的,而且江水陡涨,难以久驻,因而主张推迟到冬天,再大举进攻。

杜预说“从前,燕国的乐(yue月)毅凭著济西一战就击破了齐国。现在我方兵威已振,其势犹如破竹,数节之后,都可迎刃而解,用不着费大力气了。,,当下,他和众将拟定了作战方略。

不久,晋军攻占了建业,吴主孙皓投降。西晋统一了全国,晋武帝封杜预为当阳县侯。杜预认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仍然勤于军备,兴修水利,受到当时人们的称颂。

成语故事势如破竹

shì rú pò zhú

[释义]

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