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正能量句子 >

蔡元培给北大学生三句话_蔡元培写给北大经典名句

“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的出处?

【蔡元培贺赠联】

各勉日新志;

共证岁寒心。

——蔡元培赠北大毕业生

本联语言质朴,含义深刻,是蔡元培先生为北大毕业行题,镌刻在赠送毕业生的铜尺上。上联“日新”语出《礼记·大学》“日日新,又日新”,意在勉励毕业生离校后奋斗不息,不断求新。下联“岁寒”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暗示世道纷乱,黑暗,更须保持松柏坚贞之节,在艰苦环境中经得起考验,成为对和有用的栋梁之材,而他自己就是霜雪风雨中傲然挺立的松柏,有所作为。对联虽写给学生,但“各”、“共”两字,此联不事雕琢,朴实自然,读来亲切,耐人寻味,充分表现了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对青年一代的关怀与期望,体现了教育家严于律已的高尚品格和平等待人的长者风范。

【蔡元培贺赠联】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蔡元培赠北大毕业生 本联语言质朴,含义深刻,是蔡元培先生为北大毕业行题,镌刻在赠送毕业生的铜尺上。上联“日新”语出《礼记·大学》“日日新,又日新”,意在勉励毕业生离校后奋斗不息,不断求新。下联“岁寒”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暗示世道纷乱,黑暗,更须保持松柏坚贞之节,在艰苦环境中经得起考验,成为对和有用的栋梁之材,而他自己就是霜雪风雨中傲然挺立的松柏,有所作为。对联虽写给学生,但“各”、“共”两字,此联不事雕琢,朴实自然,读来亲切,耐人寻味,充分表现了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对青年一代的关怀与期望,体现了教育家严于律已的高尚品格和平等待人的长者风范。

清华校训十六字是谁提出的?

1914年,41岁的梁启超应邀到清华给当时的学子做了一个演讲。


在这场演讲中,梁启超引用了《周易》中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篇演讲后来刊发在清华周刊上,从此以后清华就把“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作为校训。

清华人从清华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下决心埋头苦干,一雪国耻。所以他们选择了这8个字作为清华的校训,并把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定为清华校庆日

清华大学原来校训后八个字是“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出自一代陈演恪先生在纪念王国维的文章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后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形成清华大学十六字校训。建国后,特别是经历反右和的摧残,后八个字被去掉。时至今日,因为因素清华也不敢恢复。其实,原清华大学校训中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和北京大学蔡元培老校长确立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校训如出一辙,它们应当是大学的灵魂。因为只有思想的自由,才有不同思想的碰撞,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才能产生创新的灵感。

精神的独立、人格的健全才能有对真理和创新的坚持与坚守,才不会沦为奴才和附炎趋势的功利主义者。所以,现在的清华大学也好,北京大学也好,都是没有灵魂的加工厂,永远培养不出级人物,也不会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

历史可以见证,照此以往,再下去二三十年也不会有。

北京大学政管八字格言?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这个八字格言简直成了蔡元培和北京大学的代名词,当年一提起这八字格言,就能想到了北京大学。


这八字格言也重塑了北大。而后又提出了一些三字格言。比如:“立原则,视人才、建体制、尚科研、融文理、编美育”。

北大校训自由之思想?

蔡元培先生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八个字作为北大校训。思想自由: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应该广集人才,容纳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让其互相争鸣,自由发展。

兼容并包墨守成规,抱残守阙,持一孔之见,守一家之言,实行思想,才能使学术得到发展。

1916年北大副校长是谁?

一九一六年时,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北大当时未设副校长。

蔡元培在北大建构了颇为成熟的教授治校管理体制。当时数千人规模的北大,只有一位校长,没有副校长,校长办公室也只设秘书一人,处理日常往来函件。行政会议、教务会议、总务处三足鼎立,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形成了高效的管理机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