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正能量句子 >

白居易《白牡丹》_白居易《白牡丹》带拼音

对白花的赞美诗句

对白花的赞美诗句:

1、唐·白居易《白牡丹》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2、唐·白居易《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江边黄鹤古时楼,劳致华筵待我游。

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

3、唐·白居易《白槿花》

秋蕣晚英无艳色,何因栽种在人家?

使君自别罗敷面,争解回头爱白花?

4、唐·白居易《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白槿花》

秋蕣晚英无艳色,何因栽种在人家。

使君自别罗敷面,争解回头爱白花。

5、唐·白居易《令狐尚书许过弊居先赠长句》

不矜轩冕爱林泉,许到池头一醉眠。

已遣平治行迳,兼教扫拂钓鱼船。

应将笔砚随诗主,定有笙歌伴酒仙。

只候高情无别物,苍苔石笋白花莲。

白居易赏牡丹诗词有多少

《白牡丹 和钱学士作》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丛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牡丹芳》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

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

岂独花堪惜,方知老暗催。

何况寻花伴,东都去未回。

讵知红芳侧,春尽思悠哉。

《白牡丹》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移牡丹栽》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

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

《惜牡丹花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白居易写的白牡丹诗意?

白牡丹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从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诗意

① 东宫白赞善:即指作者自己,当时白居易任太子左赞善大夫.东宫:封建时代,皇太子起居的地方.为侍奉太子而设立的官职,称为东宫官.赞善大夫,官名,唐代始设置;有左右赞善大夫,各五人,执掌侍从、护养等事,是一种闲职.

②朝官:指供职朝廷的官员.

牡丹之艳丽之的地位在诗人们的笔下真是要羡煞百花.白居易的这首《白牡丹》却是个例外:

缘于白花的颜色素淡,冷若冰霜吗?但它却也有牡丹的芳名啊?这是诗中前两句对牡丹的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一位长得冰肌玉肤却独处一隅遭人冷落的冷美人.诗的后两句,直抒胸臆,以花喻己,原来此诗写于“元和十年,作于长安”,当时白居易年四十四,官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年是白居易仕途发生变故的一年,曾因上书言政,遭宰相所恶.六月间,即被贬为江州司马.这首诗看来是写于被贬之前,作者对当时的处境表示不满,借花自况,以白色的牡丹花比拟自己,虽有芳名,但却受人冷遇,开出的只是一支伤心花.这种情感在他的另一首《白牡丹》中也有流露:“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白居易见到白牡丹无人赏识,顾影自怜,感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这是大多数文人绕不开的一个情结:他们满腹才华,希望能为建功立业,但现实的残酷常让他们失望彷徨寂寞苦闷,最后只好借助手中的一支笔以浇块垒.

白牡丹 和钱学士作原文_翻译及赏析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丛行。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唐代·白居易《白牡丹 和钱学士作》 白牡丹 和钱学士作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丛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

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唐代·李世民《赋得浮桥》

赋得浮桥

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

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经纬两仪文化洽,削平方域武功成。瑶弦自乐乾坤泰,玉戚长欢区宇宁。——唐代·佚名《郊庙歌辞。蜡百神乐章。舒和》

郊庙歌辞。蜡百神乐章。舒和

经纬两仪文化洽,削平方域武功成。

瑶弦自乐乾坤泰,玉戚长欢区宇宁。郊坛展敬,严配因心。孤竹箫管,空桑瑟琴。肃穆大礼,铿锵八音。恭惟上帝,希降灵歆。——唐代·佚名《中宗祀昊天乐章。雍和》

中宗祀昊天乐章。雍和

郊坛展敬,严配因心。孤竹箫管,空桑瑟琴。

肃穆大礼,铿锵八音。恭惟上帝,希降灵歆。

白居易的《白牡丹》的诗及诗意。

白牡丹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闭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从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静,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白牡丹

白居易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城中赏花的人终日在花丛中往来穿行。白色的牡丹颜色太素,人们并不观赏它,可是它也拥有牡丹之名。

如何搜索全唐诗中白居易的牡丹诗

1、共道牡丹时(唐·白居易·《买花》)

2、崇敬牡丹期(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3、崇敬寺牡丹(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4、牡丹芳(唐·白居易·《牡丹芳》)

5、牡丹芳(唐·白居易·《牡丹芳》)

6、重华直至牡丹芳(唐·白居易·《牡丹芳》)

7、减却牡丹妖艳色(唐·白居易·《牡丹芳》)

8、带花移牡丹(唐·白居易·《伤宅》)

9、亦占芳名道牡丹(唐·白居易·《白牡丹》)

10、牡丹无甘实(唐·白居易·《叹鲁二首》)

11、旧宅牡丹院(唐·白居易·《和元九悼往 感旧蚊帱作。》)

12、亦占牡丹名(唐·白居易·《白牡丹 和钱学士作》)

13、三见牡丹开(唐·白居易·《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

14、犹当崇敬牡丹时(唐·白居易·《自城东至以诗代书戏招李六拾遗崔二十六先辈》)

15、春肠遥断牡丹庭(唐·白居易·《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

16、金钱买得牡丹栽(唐·白居易·《移牡丹栽》)

17、惆怅阶前红牡丹(唐·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

18、艳色鲜如紫牡丹(唐·白居易·《画木莲花图寄元郎中》)

19、奔车看牡丹(唐·白居易·《邓鲂、张彻落第》)

白居易《白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白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白居易

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

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

开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

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丛行。

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

众嫌我独赏,移植在中庭。

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

对之心亦净,虚白相向生。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

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

彼因稀见贵,此以多为轻。

始知无正声,爱恶随人情。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

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

白居易这首咏牡丹诗,题下有和钱学士作。白居易咏牡丹诗还有《牡丹芳》、《西明寺牡丹花时忆之九》、《秋题牡丹丛》、《微之宅残牡丹》、《惜牡丹花二首》、《重题西明寺牡丹》等。赏玩牡丹,是当时上层崇尚习俗之一。李肇《唐国史补》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牡丹品种繁多,以紫红为贵。白居易对牡丹同样也有赏爱之意。只是随着时间、处地,心境不同,对牡丹的态度、感受也就各异。他有赞美牡丹的色与味诗句:“香胜烧兰红胜霞”(《看恽家牡丹花寄李二十》)“个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牡丹芳》),也有感慨惋惜牡丹零落衰飒的:“残红零落无人赏,雨打风摧花不全。”(《微之宅残牡丹》)为了观赏牡丹,甚至“夜惜衰红把火看。”(《惜牡丹花》)在这首《白牡丹》诗中,作者流露了一种颇为不平的愤慨之情,他在替白牡丹鸣不平。

开头两句“城中看花客,旦暮走营营。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写出了白牡丹徒有牡丹之名,但只因为是白色,却没有得到时俗的重视,竟无人理睬。幸好有钱学士见识与众不同,将这白牡丹从偏僻山寺中移到中庭,终日绕丛赏玩,爱怜不已:“尽日绕丛行,怜此皓然质。”白居易对钱学士“众嫌我独赏”举动给予很高评价。那么,白牡丹究竟好在哪里,使钱学士如此钟爱一见倾心呢?接着“留景夜不暝,迎光曙先明”一句就写出了白牡丹自有不同于红、紫牡丹的长处,即花色白,于夜晚留光使夜不显得黑,而清晨迎接黎明又最快。特别是“对之心亦舒,虚白相向生”,使人从中有所领悟。虚与白相互生发的哲理给人以启迪。所有这些,白牡丹不应该得到人们的爱重吗?可众人都嫌,而这白牡丹的皓然质也只能无人自芳馨”,多不公平!接着作者又将白牡丹与名噪一时的玉蕊花相比“折来比颜色,一种如瑶琼。”完全象琼瑶一样洁白,可是,大家都争着赏玩玉蕊花,“攀玩众所争”,因为玉蕊花以稀为贵,白牡丹以白为轻。同样白,结局却不同,从对比之中,作者进一得出结论:“始知无正声,爱恶随人情。”这里明显地流露了诗人不满之意。

咏花至此,似乎可以打住了,但白居易所以欣赏白牡丹,为白牡丹鸣不平,不过是托物言志,实际是在为自己一类寒士鸣不平。结末四句由花事联想到人事:“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这里的紫与红既是指牡丹的红与紫者,同时也是暗喻人之权贵穿紫着红者。从写作角度看,点出紫、红,与标题白牡丹是一个照应,尤其是在一番说教之后,来一个双关语,还是很有余味。

很明显这是白居易早期未达时所作,因为后来,白居易也最终拖金披紫,成为入时者了。白居易还有一首《白牡丹》说得更为清楚:“白花冷淡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白居易这首诗作于元和八年(813)“丁忧”期满回朝后任左赞善大夫时。对赞善这一闲职也有所不满。前此,白居易曾任左拾遗,写作了大量讽刺现实的诗,那一首题为《牡丹芳》乐府诗作,题下就写着:“美天子忧农也。”可以看作是咏牡丹诗的别调,由牡丹花而涉及到问题,深得风人之旨。作者以白牡丹自喻,似乎对白牡丹有特殊的偏爱,以至对红牡丹另眼相看。他有一首《移牡丹栽》说:“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白乐天对红牡丹未免有些挑剔了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