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正能量句子 >

为什么喜欢林徽因的诗 为什么喜欢林徽因的诗人

《林徽因诗文集》读后感

林徽因,二十世纪杰出的女建筑家及作家,曾被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世称“矿石才情,风华绝代”,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她的作品一样,都为当世仰叹。

她的诗,视角灵犀,字行里生动、新艳。她给我的是一个性情激烈有度,一腔激情,收敛得往往正满,半滴溢不出来的书写印象。她的诗,用欢歌抒发惆怅,以睿智的思考,来代替汪着泪水的眼神。所有的诗软得有硬度,穿着一根支撑的脊柱。不在她的诗里流眼泪,也不在她的诗里下雨,吹着清风,化风而去。

书信部分简短。写她与身边朋友、亲人的往来,以及她亲历的事件。资料的意义依我看大于文学意义。那不是为创作而写的书信。当然,要肯定文笔尚好。我不认为有太多必要知道一个女作家的家庭琐事,除非她把这些琐事写成了超越于琐事本身的文字艺术。如果那可以是自传的一部分的话,我愿意在它们成为自传中的情节的'时候阅读。

我最喜欢她的《蛛丝和梅花》这章散文。它泄露出她是一个多情善感的人。若不这样,她是写不了许多东西的。就两根平常的蛛丝,绕上了一枝梅花,她发了一篇感慨。她内心中某个敏锐的情结,被触动,被解开,使她沉寂的心思,不知觉地吐绿,长成了一只华盖的大伞。把自己做为一个女人的心思,解放出来,口吐莲花,一篇文章叫她着涂红抹绿般,甚是恣意地挥毫一番,以致字里行间,花香弥漫,处处多愁,一时的畅快牵去她满眼的浮云一样。她这样的散文倒写得笔笔扎实,耐人寻味,从文中走了出来,却把鼻子落在那里,还闻得到气息,获得的感受还在来回颤着,就像坐了几回秋千,人下来,把腿还留在空中,而那秋千也在来回荡着,速度很慢了,但一时半刻无法“消停”。

我倒认为她更应该多写小说,从开头读到末尾,她一笔笔写得别样细致,然而看不到她有故意“精刻”的露痕。写了诗,写了散文,她的句子从她笔下一诞生就是“五官端正”的,且十分可爱。看过开头几句,以为她还在写散文,接下来忽然就明白这是她的诗情画意的小说,画面唯美、漂亮,里面的人与情节,像是电影特写的镜头,本身她的文字就带了浓郁的浪漫,色调柔和,结尾时着上浅淡的轻灰色——至少她这本文集里的几篇小说是这样写的。她叙述的文字不紧不慢,那般缓急有序,如同织锦。可以叫急性子的人慢下来,叫慢性子的快起来。我真想说一句她这写的不是小说,但看完了之后,这不是小说能是什么?淡雅的句词,淡雅的人物对白,淡雅的故事,自己甘愿被她在小说中营造的意境牵着鼻子往下读。意境这个词是我特意找来,体现很想表达又无法道出的那层胸意。她的小说是淡雅的意境。她善于将像捡石子一样拿来的汉字,粘在一处,粘成一个意境的巢穴。我还觉得她最好是写成这些不要太长的小说,篇幅冗长后,意境可能就干枯了。像一条溪水,能从山涧中跳出来本身就够可贵,不必再长途跋涉入海。经过拿捏,小说中的每个汉字和自己的前后左右组站在一块儿,高高兴兴地,有说有笑,它们连在一起成就出一篇美文样的小说。读着的时候不用为主人公那么提心吊胆,读过后像忽然走累了双脚需要倒在稻草垛上闭目养神,她写了一些叫你心里舒适,却又隐约不安的文字。

最遗憾的是从她的文章中检查不到不好的地方,她是一个很有才华和才情的人,篇篇写得好,好得类似。若有一章突兀的,似乎叫人更满足。

林徽因:最美的六首诗歌,最诗意的灵魂!

data-filtered="filtered"

林徽因,是个美丽而有才华的女子,有人说她风华绝代,才华横溢。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

林徽因的诗,开始受到徐志摩的影响和启蒙可以隐约地从一些作品中可以找到:《那一晚》、《仍然》、《深夜听到乐声》、《情愿》、《别丢掉》等。

1那一晚

林徽因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2仍然

林徽因

你舒伸得像一湖水向着晴空里

白云,又像是一流冷涧,澄清

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

我却仍然怀抱着百般的疑心

对你的每一个映影!

你展开像个千瓣的花朵!

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

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

我说花儿,这正是春的捉弄人,

来偷取人们的痴情!

你又学叶叶的书篇随风吹展,

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

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的在说话:

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

永远守住我的魂灵。

3一首桃花

林徽因

桃花, 那一树的嫣红,

像是春说的一句话;

朵朵露凝的娇艳,

是一些 玲珑的字眼,

一瓣瓣的光致,

又是些 柔的匀的吐息;

含着笑,

在有意无意间,

生姿的顾盼。

看,——

那一颤动在微风里,

她又留下,淡淡的,

在三月的薄唇边,

一瞥, 一瞥多情的痕迹!

4情愿

林徽因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

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

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

在黄昏,夜班,蹑着脚走,

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

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6八月的忧愁

林徽因

黄水塘里游着白鸭,

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

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

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

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

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

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

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

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

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

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

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怎么评价林徽因的诗?

第一,音乐美,体现在其音韵和谐上。【如变,烟,前,妍,莲,燕,暖,天就是同韵字,读来朗朗上口,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第二,建筑美,体现在其句式工整,对仗整齐上。【这首诗中,则多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读来有气势,也体现了诗歌的建筑美】

第三,绘画美,是指诗中多处进行色彩描写,构成一幅色彩鲜明宛若画境的图景,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可明显看出使用了诸如【鹅黄,绿,白】等词汇,构成了一幅鲜明稚嫩的早春图,体现了诗歌的绘画美。

差不多就这么多了。才疏学浅,见笑了。

林徽因为什么喜欢人间的四月天?

1、形式纯熟,意象巧妙

这首诗用“人间的四月天"来表达美好的情感,可谓匠心独运。作者用轻风、云烟、星子、细雨、百花、圆月白莲等刻画四月的景色,描绘出和风习习、百花吐蕊、阳光和煦、春色浓郁的景象,细腻而韵味无穷。

2、大量比喻、感官描写

用大量的比喻和感官描写,对意象和情感进行雕琢和塑造,却毫无刻意之感,反而巧妙地将深刻的感情隐藏在华丽的语言和修饰中,让人不觉被诗中唯美的意境和诗意的感情所打动,与诗人一起沉浸在美好的情感中。

3、角度多重

全诗从多个角度描写四月天的特点,无论是柔和恬静,还是百鸟欢鸣,作者都善于调动多种感官加以表现。如对四面风的描写,一个“笑响”,一个“点亮”,由听觉到视觉再到感觉赋予抽象的风以灵气和生命力。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一方面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是绝对可能的。

林徽因的诗的特点 林徽因诗的特点是什么

1、林徽因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位极富个性,“艺术上渐臻于炉火纯青的女诗人”。她作为后期新月诗派的一位诗人,尽管是在新月诗派渐近烟消云散之时开始写诗,然而,她的诗歌创作无疑受到了这流派的影响。

2、因此,林徽因的诗歌同样具有新月诗派倡导的音乐美和建筑美的特点,在诗歌格律化追求上具有许多契合之处。但同时,林徽因的诗歌在音尺、脚韵、诗节、诗行、平仄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格律特点又是比较自由灵活的。

3、她的诗歌在追求格律的同时又不失清莹温婉、和悦流畅之美,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表达了什么感情

《你是人间四月天》表达爱慕和真诚的爱恋的感情。

你是人间四月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新生的喜悦,以及对生机和活力的希望和向往之情,全诗基调优美、宁静,让人读完后内心十分温暖。《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才女林徽因所作,将心中的爱以四月天各种景色对比,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简介

1、在《你是人间四月天》第五节中写到:“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以抽象的爱、温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并对其积极赞美,让人心潮涌动,更和诗的开篇相呼应,情感自然流落。

2、《你是人间四月天》发表于1924年,而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为了悼念徐志摩而作,另一种是为了儿子的出生而作,实际上这首诗两者皆有,既是对已在天国的徐志摩的祝福,也是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的喜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