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励志句子 >

孔子名言解释_孔子说的名言名句解释

孔子的名言和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厌倦

3、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富与名誉,对我来讲如同天际的浮云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天气越冷,就越能体会到松柏顽强的精神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6、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所不愿意遭受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7、小不忍则乱大谋

在小问题上不忍耐一下,就要坏了大事

8、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被强迫改变的

9、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做事获得高效率,必须先使工具锋利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到远方来的老朋友,不是一种很高兴的事吗

点必信,行必果。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的名言=解释

1.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方

在这里是指方向,地方,处所。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是说作学问除了努力求学之外,还要时常加以复习,这样才是很快乐的啊! 3. 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的意思是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2007-01-14 11:38:53 补充: 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解释. 解释.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 2007-01-14 11:44:15 补充: 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如此才是求知的态度8. 德不孤,必有邻。意即有德之人,定会有人辅佐9.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说人的本性或天性都是相近的,是人们后天的行为、环境的影响才使人们之间有了善恶高下的别。

参考: hohorbbs.iscoding/ShowThreadx?PostID=63465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为青春期的开始,也是生命自觉的开始。由童年、少年而青年,由混沌、朦胧而苏醒,这是生命极美好的阶段,而烦恼乃至压力也逐渐而来(参考德国影片《英俊少年》插曲:“小小少年,很少烦恼”)。十五以后,于面临从工作到事业,于人生面临从恋爱到家庭,志于学乃向上的主线,且贯穿一生。因人生本身就是学问,而书本知识仅仅是一部分。 三十而立,则其前尚未“立”。青年时代自以为“立”了,其实仍有家庭与之支撑。三十以后,乃由受家庭、支撑转变为支撑家庭、。其间有忧患,然人道之立即立于此。由成家立业为基础而扩展,通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四十而不惑。因生命已经过半,人必须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如有失误,不能再以任何借口逃避。有言:人在四十以后,应该对自己的相貌负责。如合以古来“修心补相”之说,则以四十以前当先天,四十以后当后天。前者或许尚存父母遗传的因素,后者完全是自主行为的反映,而且一切都留下痕迹。不惑,当指不惑于善恶。 四十以前基本是个人修养,尚可属下学;四十以后渐渐放开,乃趋向上达。知天命知时代发展的大势,耳顺养生功深,可与佛道境界相参。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毕生修学而渐达自由的境界。此为孔子的大自在,而《论语》中若干见道之言,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皆可判归于此。

参考: big5.news365:82/wxpd/bhygb/zw/200502/t20050214_39585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道不同,不相为谋。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名言解释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释义】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5.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

【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孔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译文:发愤时,竟忘记了吃饭;快乐时,便忘记忧愁。简直连衰老就会到来也不知道。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译文:学习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译文:聪明,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分。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译文:年轻人是值得敬服的,怎么知道将来的人们不如现在的人呢?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译文:做官要做得好,就应该学习;学习好了才可以做官。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译文: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译文:有益的快乐由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一多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以傲慢自大为快乐,以无所事事地游荡为快乐,以过度的宴饮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译文: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译文:君子不仅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因某人有缺点而废弃他的言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