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励志句子 >

不假思索造句(不假思索造句10字)

用不假思索造句

不假思索造句如下:

1、聪明的弟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了爸爸的问题。

2、他不假思索,就解出了这道题。

3、他的心算能力很好,一看题便能不假思索地说出正确的答案。

4、我话一说完,她就不假思索地说:“好,跟你去。

5、在书店里我发现了几本早就渴望得到的集, 就不假思索地掏钱买了下来。

5、在书店里我发现了几本早就渴望得到的集,就不假思索地掏钱买了下来。

6、小明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7、她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8、他不假思索,提起笔就把这道难题解了出来。

9、在知识竞赛会上,他不假思索,对答如流。

10、 就在这时,它突然发现一口井,他不假思索的跳进井里。

11、 实话说,不假思索,怎么表达都是真的;谎话难讲,怎么编也编不严实,不不心就说漏了。故意做作也是很难的,怎么做也不象真事儿。因此,夫大可不必自己找罪受,自己为难自己,到头来也失去了妻子的信任。所以说男子要有真实,实,是有力量的表现,有信心的表现。

12、不管你的梦想是什么,只有带着淡然的态度,做好当前的事情,才能如愿以偿。只贿到了未来,才知道今天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无论你选择做什么,那都是你理想的未来。能抓住机遇的人,大都是不假思索就作出选择的人。

13、祖母问我:下回还来不来,我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

14、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 ,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利用。

15、他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显得很熟练。

不假思索造句

不假思索的意思:用不着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一般在句子中充当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办事。

出处

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造句 他不假思索地向我猛击过来

你能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吗?

他不假思索的把它交了上去。

他不假思索,而干练地干了起来。

他不假思索,就解出了这道题。

她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住手,”我不假思索的朝它吼道。

他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蹴而就。

他又几乎不假思索地补充说他想念她。

富布赖特不假思索地答道:“。”

你们不假思索任意破坏和污染她的身体。

提起他,同学们都不假思索的一致称赞。

他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显得很熟练。

在知识竞赛会上,他不假思索,对答如流。

聪明的弟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了爸爸的问题。

他不假思索,提起笔就把这道难题解了出来。

老王说话总是不假思索,因此得罪了许多人。

小惠对于这件事情不假思索的提出她的疑问。

有人信誓旦旦的说了,就有人不假思索地点头。

我长大想干什么,我竟不假思索地说要上大学。

近义词

毫不犹豫 一挥而就 脱口而出 不加思索

反义词

冥思苦想 犹豫不决 再三考虑 绞尽脑汁 慢条斯理 左思右想

不假思索意思是: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在句子中一般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办事。

出处

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造句

1、祖母问我:下回还来不来?我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

2、要问我喜欢的一门艺术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我喜欢的一门艺术是写作。

3、那位老板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不,那不可能。技术太落后,经济也不行。

4、每逢生日或者学习上取得一点点进步,爸爸妈妈问我要什么礼物时,总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书!书!我要书!

5、以前的我遇到什么难的题目或复杂的题目,总是不假思索去问父母。

6、如果你问我敬佩的人是谁?我会不假思索回答小姨。

7、小张不假思索的说:这件事已经谈了很多次了,如果没什么意见就这么办吧!

8、你说:如果有一个A这个正在侵略B这个。那么A国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我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邪恶的咯!

9、好些考生往往不假思索拿起笔就写,即兴发挥。结果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10、在面对小偷时,由于我继承了我父亲是警察的思维,不假思索的与他斗智斗勇,使他被警察抓住。

11、如果你问到我,我会不假思索的回答:我一定会选择一幅画。

12、当老师又提出问题时,我生怕别人抢了先,不假思索就把手举得高高的。

13、诸如此类的问题包括行为是否很难不去做和可以不假思索地去做。

14、倘若有人问我幸福是什么?我一定会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追逐理想、追逐成功后的喜悦

15、我不假思索地问:为什么这些木雕都刻的栩栩如生?爸爸告诉我:有刻木艺术的人,为了让人类重见天日,所以努力去刻。我听了热泪盈眶。

16、这与记者malcolm gladwell在他的畅销书《眨眼之间》中的观点不谋而合,malcolm gladwell写到:我们对某事的了解越多,就越可能迅速判断,不假思索地作出预测。

17、我觉得这个问题很荒唐,就不假思索地说:那当然,这还用问吗?

18、小明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19、这次的题目真难,我们几个都迷惑不解,可是,那小子却神气十足,晃了晃题目,不假思索,就动笔答起题来。

20、当同学们问到我的时候,我不假思索地说:我想当主持人!

近义词

不暇思索 一目十行 毫不犹豫 一挥而就 脱口而出 深思熟虑

反义词

冥思苦想 犹豫不决 再三考虑 绞尽脑汁 慢条斯理 左思右想 搜索枯肠 三思而行 深思熟虑

不加思索:思索:思考探求。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办事敏捷迅速。

不加思索拼音bù jiā sī suǒ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5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立就,呈上。”

不加思索作谓语、状语;指欠考虑。

造句:

1、听到小道消息,小明并且不加思索的传播这些消息,以致往往以讹传讹,无事生非。

2、恋爱只是人生极短的部分,婚姻却要延续一辈子。就像喜欢不过是不加思索的悸动,爱却是需奉献所有的修行。

3、当我看到这些数据时我头晕脑胀,而后不加思索的签名了。

4、这些知识,学生不加思索的搬用公式,毫不怀疑。

5、如果你吃樱桃的时候不加思索的咬开了核然后留在嘴里没吐出来,你很可能就吞下了。

6、魏延见有功可得,自然是不加思索的同意了出兵前去迎战,而蔡瑁呢,则是领着数千士兵去给魏延助威加油。

7、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8、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9、看到同学们七拼八凑地为灾区捐款,我也不加思索地投放了自己的零花钱给灾区。

我们不加思索冲动妄为脱口而出,往往得不偿失后悔不迭。

11、乡土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12、在土盾碎裂之时已然判断出了林星月剑招的凛冽,不加思索急退的同时又召唤出一块不知名的四方黝黑发宝抵挡。

13、反应是不加思索地直接攻击,过于冲动,经常伤人伤己;回应是深自反省的成熟表现,理性平静,常能助人助己。

14、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15、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

16、不能不考虑自己走的路是否合适,就不加思索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而应该考虑自己的才能和志趣,并按照这种才能和志趣改变自己的道路。

17、看到老奶奶过马路,小明不加思索的跑上去扶着她走了过去。

18、看到这一幕,小高不加思索的冲了上去。

19、看到这道题,你能不加思索的写上答案吗?

20、遇到残疾人,你能不加思索的上去帮助吗?

近义词:不加思索

反义词:深思熟虑、犹豫不决。

1、他不假思索,提笔就写下了这道难题的答案,让大家看得目瞪口呆。

2、面对朋友的求助,他不假思索地说没问题,立刻伸出援助之手!

3、每次面对老师的提问,班长都是不假思索的回答。

4、李教授是个化学专家,你请教他任何有关化学的问题,他都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

5、对任何问题他都不假思索,有时却起到了反作用。

6、老师刚把问题提出来,我不假思索地给出一个正确答案。

7、每次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他不假思索的答应了。

8、这种人人畏惧的事情,他竟然不假思索的答应了。

9、老王说话总是不假思索,因此得罪了许多人。

10、当老师问小明的理想后,小明不假思索的说:“要当科学家。”

11、表示办事痛快——-看了那个女孩不幸患重病的,他不假思索地捐了500元。

12、他见义勇为是出了名的,遇到需要解救的人,他总能不假思索,奋不顾身。

13、我不假思索的就回答了你的问题,不知道对不对啊。

14、他在会议上提出的意见实在很荒唐,主管当然不假思索便予以否决了。

15、表示办事轻率——-相当多的考生几乎不假思索,就作出了肯定判断,结果统统为此丢了3分。

16、我一提出请求,她就不假思索地答应了,真让我喜出望外。

17、提起他,同学们都不假思索的一致称赞。

18、他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显得很熟练。

19、小红问我她漂亮不,我不假思索地说他不漂亮

20、小惠对于这件事情不假思索的提出她的疑问。

21、看到路旁摔倒的女孩,王飞不加思索的上前把她扶了起来。

22、他不假思索的做出决定,我劝他好好考虑一下。

23、看见眼前的美景,他不假思索,便吟出一首诗,听得大家啧啧称赏。

24、遇到难题,不假思索的'向他人求教,这是错误的。

25、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做呈上。

26、在这个年代,遇到宜,不假思索就要占,往往会吃大亏。

27、表示办事痛快————-小明在看到有人落水后不假思索的跳下水去,令不少旁观者深有感触。

28、表示办事轻率——-有人向他兜售小物品,他居然不假思索地买了下来。

29、老师布置的题目,他读都没读完,就不加思索的动手开始做了。

30、我狠下心来,终于决定要向小明借钱,谁知他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真让人感到意外。

31、今天我在精品店看到了一个玩具,我不假思索得就把他买下来了!

32、听到河里有人在呼救,救生员不假思索地就跳下去救人。

33、小明看到这个问题如此简单,不假思索的就答出来了,可不知这道题另有玄机,他还是打错了。

34、王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明不假思索地回答了老师,老师听了点了点头。

35、这个大诗人常能不假思索地写出令人赞叹的优美诗句,果然名不虚传。

36、每次同学有困难需要他帮助的时候,他总是不假思索的答应了,义不容辞。

37、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在回答别人问题时,总是不假思索。

38、儿子急需用血,爸爸立刻不假思索的伸出手,给医生抽血。

39、他复习得很全面,对于老师提的问题,他都能不假思索就回答出来。

40、每次同学有困难请求他帮忙的时候,他总是不假思索的答应了,义不容辞。

41、看到微博上广为流传的爱心捐助信息,他不假思索的捐出了100元。

不假思索造句:

1、机会来的时侯像闪电一样短暂,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2、不管你的梦想是什么,只有带着淡然的态度,做好当前的事情,才能如愿以偿。只有到了未来,才知道今天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无论你选择做什么,那都是你理想的未来。能抓住机遇的人,大都是不假思索就作出选择的人。

3、他的心算能力很好,一看题便能不假思索地说出正确的答案。

4、实话说,不假思索,怎么表达都是真的;谎话难讲,怎么编也编不严实,不小心就说漏了。故意做作也是很难的,怎么做也不象真事儿。因此,丈夫大可不必自己找罪受,自己为难自己,到头来也失去了妻子的信任。所以说男子要有真实,真实,是有力量的表现,有信心的表现。

5、在知识竞赛会上,他不假思索,对答如流。

6、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

7、小明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8、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利用。

不假思索:

拼音:

bù jiǎ sī suǒ

解释:

假:借助;依靠;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思索:思考探究。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也指不认真地随便乱说。

出处:

宋 黄榦《黄勉斋文籍 复黄会卿》:“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语法:

不假思索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办事。

示例:

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做呈上。(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六)

近义词:

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一目十行、毫不犹豫

反义词:

慢条斯理、深思熟虑、搜索枯肠、冥思苦想

【结构】:

动宾式成语

【正音】:

假;不能读作“jià”。

【辩形】:

索;不能写作“锁”。

【年代】:

古代成语

【感彩】:

中性成语

不假思索

[ bù jiǎ sī suǒ ]

释义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示例

华安~,援笔立就,手捧所做呈上。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六

出处

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造句

(1)他不假思索,就解出了这道题。

(2)聪明的弟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了爸爸的问题。

(3)小陈上课非常专心,老师问他的问题,他不假思索就回答上来了。

(4)他的心算能力很好,一看题便能不假思索地说出正确的答案。

(5)在书店里我发现了几本早就渴望得到的集,就不假思索地掏钱买了下来。

(6)我话一说完,她就不假思索地说:“好,跟你去。”。

(7)小明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8)她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9)他不假思索,提起笔就把这道难题解了出来。

(10)祖母问我:下回还来不来?我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

(11)就在这时,它突然发现一口井,他不假思索地跳进井里。

(12)在知识竞赛会上,他不假思索,对答如流。

(13)当老师又提出问题时,我生怕别人抢了先,不假思索就把手举得高高的。

(14)他不假思索,提笔就写下了这道难题的答案,让大家看得目瞪口呆。

(15)今天我在精品店看到了一个玩具,我不假思索的就把他买下来了!

(16)在书店里我发现了几本早就渴望得到的集,就不假思索地掏钱买了下来。

(17)我话一说完,她就不假思索地说:“好,跟你去。”。

(18)这种人人畏惧的事情,他竟然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19)我不假思索地问:"为什么这些木雕都刻的栩栩如生?"爸爸告诉我:"有刻木艺术的人,为了让人类重见天日,所以努力去刻。"我听了热泪盈眶。

(20)孩子是有天然的选择标准,这个标准是不假思索的。

近义词

毫不犹豫 [ háo bù yóu yù ]

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的斗争》:“一点儿也不迟疑。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

脱口而出 [ tuō kǒu ér chū ]

不经考虑,随口说出。

一目十行 [ yī mù shí háng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展开更多

反义词

犹豫不决 [ yóu yù bù jué ]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绞尽脑汁 [ jiǎo jìn nǎo zhī ]

费尽脑筋。

深思熟虑 [ shēn sī shú lǜ ]

反复深入地考虑。

【不假思索 bù jiǎ sī suǒ】: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近义词:一挥而就 脱口而出 一目十行

反义词:慢条斯理 深思熟虑

(1)他不假思索,就解出了这道题。

(2)聪明的弟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了爸爸的问题。

(3)小陈上课非常专心,老师问他的问题,他不假思索就回答上来了[源自造句网]。

(4)他的心算能力很好,一看题便能不假思索地说出正确的答案。

(5)在书店里我发现了几本早就渴望得到的集,就不假思索地掏钱买了下来。

(6)我话一说完,她就不假思索地说:“好,跟你去。”。

(7)小明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8)她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9)他不假思索,提起笔就把这道难题解了出来。

(10)祖母问我:下回还来不来?我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

(11)就在这时,它突然发现一口井,他不假思索的跳进井里。

(12)在知识竞赛会上,他不假思索,对答如流。

不假思索的意思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成语基本释义:

[ 成语形式 ]ABCD式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感彩 ]中性成语

[ 成语繁体 ]不叚思索

[ 成语正音 ]假,不能读作“jià”。

[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办事

不假思索近义词

一挥而就、脱口而出、一目十行

不假思索反义词

慢条斯理、深思熟虑

不假思索出处

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不假思索造句

1、小陈上课非常专心,老师问他的问题,他不假思索就回答上来了。

2、”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1、小明不假思索的说出了答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2、老师问的知识点我很熟悉,所以就不假思索说出了答案。

3、聪明的弟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了爸爸的问题。

4、我话一说完,她就不假思索地说:“好,跟你去。”。

5、他不假思索,提起笔就把这道难题解了出来。

不假思索造句

不假思索造句如下:

1、看见眼前的美景,他不假思索,便吟出一首诗,听得大家啧啧称赏。

2、我长大想干什么,我竟不假思索地说要上大学。

3、每次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他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4、小明在看到有人落水后不假思索地跳下水去,令不少旁观者深有感触。

5、面对朋友的求助,他不假思索地说没问题,立刻伸出援助之手!

6、当同学们问到我的时候,我不假思索地说:我想当主持人!

不假思索的意思是不花时间考虑或思索马上作出反应,形容说话做事敏捷。

用不假思索造句子

不假思索造句如下:

1、医院里医生对实习生小王说:“把这个验了。”小王端着杯子不假思索就咽下去了,对医生说:“哥们给我喝坏啤酒?”。

2、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

3、妻子又絮絮叨叨地嫌丈夫不讲卫生,丈夫烦了,反驳道:咱俩都属猪,你能比净多少?妻子不假思索地说:那不一样,我是猪头,你是猪下水!

4、一面面的雨帘不断交替,雨点瞬间从天空落下时,速度出奇得快,不假思索的就落下来,或许人有时就得像雨点那样想做就做,不需要磨磨蹭蹭,不需要想自己是落在地上还是被鲜花树叶接住。

5、完美无瑕冰晶般的童心完全是用奉献装满的,他们没有任何的私心,面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会不假思索地伸出友谊援助之手,相反,一颗经历了风霜雪雨的成年人的心,有时竟没有冶炼到童心般的纯洁程度。

6、我还曾经用食物把许多受惊吓的狗诱引离开马路脱离危险。帮助有困难的动物是我不假思索的一贯行动。

用“不假思索”怎么造句?

1、他不假思索,提笔就写下了这道难题的答案,让大家看得目瞪口呆。 2、面对朋友的求助,他不假思索地说没问题,立刻伸出援助之手。

3、每次面对老师的提问,班长都是不假思索的回答。 4、李教授是个化学专家,你请教他任何有关化学的问题,他都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

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