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典句子 >

融情于景与借景抒情的区别是什么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

“融景于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

“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情景交融则是是诗歌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上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诗歌在写景时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或借助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使情与景有机融合,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2、顺序不同

融景于情,情在景之先。是将已有的情附着在景物上借以抒发。

融情于景是情在景之后,是景引,两者触发点不同。

情景交融是情和景融合一起,同时描写。

3、性质不同

融景于情是一种思想活动。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写作手法。两者意思相近,后者程度较前者稍深些许,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

扩展资料: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在写作中,抒情而不只写情,绘景而不只写景,借景抒情,情以景兴,能使文章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借景抒情与融情于景的区别是什么?

“融情于景”者,明写景,即字面都是景语;但是,必须暗含情,即所有景语皆情语也.

“借景抒情”者,抒情的一种方法,即借助于景物,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二者的共同点是,以抒情为中心.其区别是,前者表面写景,实质写情;后者写景、抒情都是明写,只是景为由、情为根而已.

请看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里的开头两句是“借景抒情”,诗人借故都长安的残破景象,抒发了无限悲痛的心情:昔日的繁荣荡然无存,此乃安史叛军之罪.这里体现了“景为由、情为根”的理念.第三四句是“融情于景”,灾难中的春花感于时事,露水化眼泪;被战乱吓破胆的春鸟,闻声而心惊.这里明写“花”与“鸟”,但是,一个“感”、一个“恨”字,却道破了句句在表现“人”即作者的情怀:此处的“景语”,都是“情语”.前两联诗句,重点都在抒情,而所用方法却明显不同,可见杜甫的笔法是非常高明的.

“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区别诗歌鉴赏

哈哈

这个我高考前专门分析过。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这三个词其实是按照“景”占的比例越来越少顺序排列的,第一个以景为主,情感是含蓄地“寓”在里面的。第三个是以情为主,景成了表达情感的工具。

就是这样,具体题目要具体分析喽

这种诗歌鉴赏题是有难度了,高手中的高手也不能保证拿满分,要自己体会诗歌的含义才可能拿高分

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有什么区别呀?

融情入景:把自己的情感都融入在景里,情真景真。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通过景物来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总体来说目的是相同的,融情入景在写景物的时候书法自己的感情。

借景抒情,是不直接抒情,在景物的描写的时候让读者能感觉到作者要抒发的感情。

希望能帮到您。

请问诗歌鉴赏中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之间有什么区别?

其实是一个意思。

古人喜欢附会,认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山水的灵性上才能够写出好的诗歌。诗歌的一般格式也基本上就是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而现在的误人子弟的老师更加的喜欢附会,于是造出了这么一堆意思相近的东西来。

借景抒情在借字上,一般认为景物是作者故意所为之的,而感情是事先存在的。

触景生情重点是触,是主观上的看到景物,然后不自觉的心中有所块垒、有所跌宕、有所生情,这种感情完全是那一瞬间油然而其的。也就是说景物先于情感。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就是比较复杂的感情与景物相互纠结,有种那种不分先后的感觉。融情于景一般故意而为之,而情景交融则真的是达到了一定的忘我境界的。

以景结情类似借景抒情,但是很明显,优于触景生情。我所说的优于,是指作者写作手法的老练程度。

写了这么多,这就是我的一点看法,如果满意记得给分啊。

“情景交融”是一个大概念,而其它的都是“情景交融”的具体表现。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这两个大致属于一类,以景物描写为由头,过渡到对于情感的表达,情感是明说的。

融情于景、以景结情:这两个大致属于一类,把情感藏在景物之中,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情感是不明说的,但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

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是一种抒情方式;融情于景是一种写景方法;情景交融是一种艺术效果。

②触景生情:受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情感。

③借景抒情“情”在先,“景”在后;触景生情“景”在先,“情”在后。借景抒情情感不明显,主要通过客观景物来抒感(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融情于景情感很明显,客观景物明显带着是人的主观情感色彩。(比如杜甫的诗《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的是借景抒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的是融情于景。)总结:借景抒情和融情于景,主要看景物有无明显主观情感。

④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的表达效果都是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关系。

⑤反衬: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比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以乐写哀;而“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以哀写乐。)

正衬: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

都是 山水田园诗中表现手法借景抒情(乐景哀情哀景豪情)的几种,还有什么景中生情,因景生情,因情取景,都是一个意思,这只是一种手法,你在答题时只需打出 写了什么景,是了什么情即可! 祝你成功,不懂的再问我!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三者区别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三者区别

这三个概念涉及的都是景与情的关系问题,其不同在于:借景抒情是一种抒情方式,是诗歌借助对景物的描写表达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是诗歌在写景时的基本要求,是写景的方法,即诗歌写景时不能只进行客观描写,而应将诗人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情景交融则是是诗歌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上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诗歌在写景时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或借助景物描写表达思想感情),使情与景有机融合,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