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典句子 >

虚怀若谷的精神 虚怀若谷的含义

虚怀若谷的意思及造句

虚怀若谷——成语解释:

拼音:

xū huái ruò gǔ

解释:

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语法:

虚怀若谷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

每个人都应有虚怀若谷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近义词:

谦虚谨慎、大智若愚、平易近人

反义词:

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结构】:

主谓式成语

【辩形】:

若;不能写作“苦”。

【年代】:

古代成语

【感彩】:

中性成语

成语造句:

1、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面前,我们应该用虚怀若谷的胸襟来迎接一切的文化。

2、他有着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又虚怀若谷,博采众议,因此很受士兵们拥戴。

3、他的为人一向虚怀若谷,从来不曾骄傲自满。

4、他在这个问题上虚怀若谷。

5、自古以来,伟人都有着虚怀若谷的美德,不会盛气凌人。

6、学习,不仅要做到虚怀若谷,还要做到不耻下问。

7、这位老师师德高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人不倦,虚怀若谷。

8、我们要像老李那样在工作和学习中保持虚怀若谷的精神。

9、智者说:“虚怀若谷,谦逊礼贤的品格就是美,一种爱慕人才的美。”。

10、画一扇大度之窗,能让人胸襟宽阔,虚怀若谷。

11、做人,切不可目空一切,而应虚怀若谷。

12、人生在世,不可能春风得意,事事顺心。面对挫折能够虚怀若谷。

13、李老师待人和善,虚怀若谷,深受学生爱戴。

14、要有求知的渴望,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

15、他品学兼优,虚怀若谷,很有些谦谦君子之风。

16、一座高山,虚怀若谷却可以使人感到踏实。

17、小明的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成绩都是满分,但他虚怀若谷,从不骄傲自满,总是非常认真的听老师讲课。

18、乐天知命,随遇而安,虚怀若谷,荣辱不争。

19、成功的人虚怀若谷,并且无所畏惧。

20、倾听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虚怀若谷的姿态。

虚怀若谷

[ xū huái ruò gǔ ]

释义

虚:谦虚;谷:山谷。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示例

每个人都应有~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出处

《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一般用作敬语和赞颂,不称呼自己。

造句

1、李老师待人和善,虚怀若谷,深受学生爱戴。

2、我们要像老李那样在工作和学习中保持虚怀若谷的精神。

3、他在这个问题上虚怀若谷。

4、要有求知的渴望,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

5、这位老师师德高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人不倦,虚怀若谷。

6、虚怀若谷、讷言敏行是他们共同的属性。

7、总理对群众诚恳热情,虚怀若谷,每个见过他的人都深受感动。

8、智者说:“虚怀若谷,谦逊礼贤的品格就是美,一种爱慕人才的美。”

9、这位老师师德高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虚怀若谷。

10、他品学兼优,虚怀若谷,很有些谦谦君子之风。

11、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面前,我们应该用虚怀若谷的胸襟来迎接一切的文化。

12、做人,切不可目空一切,而应虚怀若谷。

13、他有着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又虚怀若谷,博采众议,因此很受士兵们拥戴。

14、总经理为人虚怀若谷,凡事博采众议,因此很受同仁爱戴。

15、他的为人一向虚怀若谷,从来不曾骄傲自满。

16、这位家虚怀若谷,难怪人人说他是位谦谦君子。

17、小明的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成绩都是满分,但他虚怀若谷,从不骄傲自满,总是非常认真的听老师讲课。

18、自古以来,伟人都有着虚怀若谷的美德,不会盛气凌人。

19、学习,不仅要做到虚怀若谷,还要做到不耻下问。

20、在这样的背景下,张九精所表现出的刚毅不屈,奋发向上的品质和虚怀若谷,舍利取义的君子之风,就显得十分的难能可贵和值得珍惜。

近义词

平易近人 [ píng yì jìn rén ]

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大智若愚 [ dà zhì ruò yú ]

某些才智出众的人不露锋芒,看来好像愚笨。

心胸开阔 [ xīn xiōng kāi kuò ]

思想坦率接受力强的;并非小心眼的,心智并不狭窄的;眼界不偏狭的。

反义词

自以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妄自菲薄 [ wàng zì fěi bó ]

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妄:过分地。菲薄:轻视。

一意孤行 [ yī yì gū xíng ]

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虚怀若谷的意思是:

虚:谦虚;谷:山谷。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善于接受别人意见和观点。

在句子中一般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出处

《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造句

1、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面前,我们应该用虚怀若谷的胸襟来迎接一切的文化。

2、他有着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又虚怀若谷,博采众议,因此很受士兵们拥戴。

3、他的为人一向虚怀若谷,从来不曾骄傲自满。

4、他在这个问题上虚怀若谷。

5、自古以来,伟人都有着虚怀若谷的美德,不会盛气凌人。

6、学习,不仅要做到虚怀若谷,还要做到不耻下问。

7、这位老师师德高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人不倦,虚怀若谷。

8、我们要像老李那样在工作和学习中保持虚怀若谷的精神。

9、智者说:“虚怀若谷,谦逊礼贤的品格就是美,一种爱慕人才的美。”。

10、画一扇大度之窗,能让人胸襟宽阔,虚怀若谷。

11、做人,切不可目空一切,而应虚怀若谷。

12、人生在世,不可能春风得意,事事顺心。面对挫折能够虚怀若谷。

13、李老师待人和善,虚怀若谷,深受学生爱戴。

14、要有求知的渴望,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

15、他品学兼优,虚怀若谷,很有些谦谦君子之风。

16、一座高山,虚怀若谷却可以使人感到踏实。

17、小明的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成绩都是满分,但他虚怀若谷,从不骄傲自满,总是非常认真的听老师讲课。

18、乐天知命,随遇而安,虚怀若谷,荣辱不争。

19、成功的人虚怀若谷,并且无所畏惧。

20、倾听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虚怀若谷的姿态。

【近义词】

谦虚谨慎、跨背茅大智若愚

【反义词】

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虚怀若谷

【拼音】[xū huái ruò gǔ]

【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示例】每个人都应有~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近义词】谦虚谨慎、大智若愚

【反义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造句】

吴教授虚怀若谷。

他在这个问题上虚怀若谷。

往往越有知识的人越虚怀若谷

。虚怀若谷通常会掩藏极好的优点。

成功的人虚怀若谷,并且无所畏惧。

做人,切不可目空一切,而应虚怀若谷。

他的为人一向虚怀若谷,从来不曾骄傲自满。

李老师待人和善,虚怀若谷,深受学生爱戴。

要有求知的渴望,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

他品学兼优,虚怀若谷,很有些谦谦君子之风。

学习,不仅要做到虚怀若谷,还要做到不耻下问。

这位老师师德高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虚怀若谷。

这位家虚怀若谷,难怪人人说他是位谦谦君子。

倾听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虚怀若谷的姿态。

他待人亲切,即使功成名就之后,也依然虚怀若谷。

国瑞人有一颗谦卑之心,虚怀若谷向每位同行学习。

自古以来,伟人都有着虚怀若谷的美德,不会盛气凌人。

我们要像老李那样在工作和学习中保持虚怀若谷的精神。

我们有望得到的惟一的智慧,是谦卑的智慧:虚怀若谷。

应该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虚怀若谷,能容四海百川。

虚怀若谷

【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示例】每个人都应有~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近义词】谦虚谨慎、大智若愚

【反义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造句:

自古以来,伟人都有着虚怀若谷的美德,不会盛气凌人。

做人,切不可目空一切,而应虚怀若谷。 他的为人一向虚怀若谷,从来不曾骄傲自满。

李老师待人和善,虚怀若谷,深受学生爱戴。 他在这个问题上虚怀若谷。

飞花落叶,虚怀若谷。 虚怀若谷、讷言敏行是他们共同的属性,而那些轻狂的人如稗子一般,急着去炫耀自己,不懂谨言慎行,更不知天高地厚。

我们要像老李那样在工作和学习中保持虚怀若谷的精神。 要有求知的渴望,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这位老师师德高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人不倦,虚怀若谷。

智者说:“虚怀若谷,谦逊礼贤的品格就是美,一种爱慕人才的美。”。 他品学兼优,虚怀若谷,很有些谦谦君子之风。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面前,我们应该用虚怀若谷的胸襟来迎接一切的文化。

【虚怀若谷】

拼音:

xū huái ruò gǔ

解释:

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语法:

虚怀若谷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

每个人都应有虚怀若谷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近义词:

谦虚谨慎、大智若愚、平易近人

反义词:

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造句】

1、孙老师待人和善虚怀若谷,深受学生喜爱。

2、大伙要像老张那样在工作和学习中保持虚怀若谷的精神。

3、岚岚在这个问题上做到虚怀若谷,很受人敬佩。

4、我们要有求知的渴望,虚怀若谷的精神,不耻下问的精神。

5、李老师师德高尚,虚怀若谷,是一名非常的教师。

6、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对群众诚恳热情,虚怀若谷,使每个见过他的人都深受感动。

7、倾听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虚怀若谷的姿态。

8、陶陶说:“虚怀若谷和谦逊礼贤的品格就是美,一种爱慕人才的美。”

9、大伙要不耻下问,要尊重别人,要诚实谦虚,虚怀若谷,不可自以为是,浅尝辄止。

10、明明品学兼优,虚怀若谷,很有谦谦君子之风。

11、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面前,我们应该用虚怀若谷的胸襟来迎接所有的文化。

12、做人切不可目空一切,而应虚怀若谷,才会受到尊重。

13、李将军有着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又虚怀若谷,因此很受士兵们拥戴。

14、成功的人虚怀若谷,并且无所畏惧。

15、张工的为人一向虚怀若谷,从来不曾骄傲自满。

16、这位家虚怀若谷,难怪人人说他是位谦谦君子。

17、红红的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成绩都是满分,但他从不骄傲自满虚怀若谷,总是非常认真的听老师讲课。

18、自古以来,伟人都有着虚怀若谷的美德,不会盛气凌人。

19、同学们学习时不仅要做到虚怀若谷,还要做到不耻下问。

20、人,必须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才能容纳真正的学问和真理。

虚怀若谷,汉语成语,读音是xū huái ruò gǔ,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善于接受别人意见和观点。出自《老子》。

详细释义

【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自】:《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示例】:每个人都应有~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平易近人、心怀若谷、器欲难量、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耻下问、不矜不伐、大智若愚

【反义词】:从谏如流、目中无人、妄自菲薄、一意孤行、惟我独尊、不可一世、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崖岸自高、好为人师、自命不凡、自吹自擂、固执己见、纡尊降贵、刚愎自用、目无余子、骄傲自满、恃才傲物、旁若无人、夜郎自大、班门弄斧、唯我独尊、自高自大

相关例句

1、只有虚怀若谷的人,才能得到贤臣良将的辅佐,成就一统天下的霸业。

2、虚怀若谷的人,地位无比高尚;贪得无厌者,永远饥荒。

3、他总是虚幻若谷的为大家解决疑难。

4、他的为人一向虚怀若谷,从来不曾骄傲自满。

5、总经理为人虚怀若谷,凡事博采众议,因此很受同仁爱戴。

虚怀若谷 什么意思?

虚怀若谷的意思是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译文: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我们要像老李那样在工作和学习中保持虚怀若谷的精神。

扩展资料

虚怀若谷的反义词:

一、自高自大

释义:认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译文:我曾见过有人读十本书就自大了,怠慢长辈,轻视同辈。

二、妄自尊大

释义:形容人过分狂妄地夸大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轻视别人,实际并非如此。

出处: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北静王水溶在轿内欠身含笑答礼,仍以世交称呼接待,并不妄自尊大。”

虚怀若谷 安之若素什么意思

“虚怀若谷,安之若素”意思是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形容十分谦虚。

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能够包容别人的意见。出自《老子》第十五章,原文:“古之善人,含蓄玄妙,深不可测。夫惟不解,故坚持:玉溪如冬渡江,犹似恐邻,如客。浣溪如冰,即将释,顿溪如简,开如谷。”

安知若素的意思是和睦相处,像往常一样,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妥。出自清代范寅的《越南谚语、附注、论落贫》:因贪、羞、谄而逃避苦干苦干,甘居人下,自在如平原。

虚怀若谷造句

1、在开放的时代潮流面前,我们应该用虚怀若谷的胸襟来迎接一切的文化。

2、他有着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又虚怀若谷,博采众议,因此很受士兵们拥戴。

3、他的为人一向虚怀若谷,从来不曾骄傲自满。

4、他在这个问题上虚怀若谷。

5、自古以来,伟人都有着虚怀若谷的美德,不会盛气凌人。

6、学习,不仅要做到虚怀若谷,还要做到不耻下问。

7、这位老师师德高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人不倦,虚怀若谷。

8、我们要像老李那样在工作和学习中保持虚怀若谷的精神。

“虚怀若谷,心明如镜”是什么意思?

虚怀若谷:意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后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心如明镜:说明内心像镜子一样明了,比如内心的澄净和对世事洞察的能力。

出自《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虚怀若谷[ xū huái ruò gǔ ]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心如明镜[ xīn rú míng jìng ]心里无杂念,对人坦荡荡,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光洁干净。也可指对出现在眼前的人和事物观察、感知的透彻,明白。

造句:

1、李老师待人和善,虚怀若谷,深受学生爱戴。

2、我们要像老李那样在工作和学习中保持虚怀若谷的精神。

3、他在这个问题上虚怀若谷。

4、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

5、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6、明镜高悬说的是心如明镜,安定平稳,能照见一切;明察秋毫就是对关联体之间的细微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一个人在工作上,怎么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做到虚怀若谷,谦虚好学的精神?

正确认识自己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不会一蹴而就。好学是可以通过自己加强学习来树立习惯。而谦虚和虚怀若谷则相应的要难一点,首先每个人的天生的性格不同,面对同样的事情处理的方法和产生的心理活动也不一样;其次,谦虚的精神(此处指的是真谦虚,而非道貌岸然的假谦虚)一般来说来源于3个途径:1、长辈的榜样,如果从小身边的人(通指与自己关系亲密的家人:父母、外祖父外祖母、祖父祖母等)都表现出这样的气质的话,耳濡目染就会养成谦虚的性格;2、性格,我们常说的张扬和内敛就是指的性格。谦虚的人不张扬但一定内敛;3、经历,有些人没有耳濡目染的成长环境没有天生的谦虚性格,但由于他在生活中、工作中日积月累的经验,遭遇的事情使他养成谦虚的习惯;再其次,虚怀若谷比谦虚更难,谦虚是种姿态,我们是可以通过某种假象造成别人谦虚的印象,但虚怀若谷则不然,你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修养,是很难做到的,哪怕某些人煞有其事的刚开始能保持,但所谓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该暴露的还是会暴露。我们每个人刚开始工作或者未到知天命的年级的时候,都会有点棱棱角角,有棱角的人是不会做到虚怀若谷的,棱角需要通过挫折来磨平,只有当你的棱角都磨平了,你才能摸到虚怀若谷的门槛(每个人磨平棱角的时间长度各有不同)。你说想通过正确认识自己来达到虚怀若谷的精神,我想只要你有一定的阅历和人生经历,或者身边有这样的人供你学习的话,那么还是会有一天达到的。至于怎么正确认识自己我想可以通过两方面来:1、周遭的朋友亲友的评价,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时候自己某些缺点未必能通过自己审视来发掘,而旁观者却能给出为直接客观的判断;2、结合自己的经历(挫折、成功),分析自己以往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原因(外在原因刨除),多数人的成功和失败都来自于性格,曾经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但我还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

三国演义中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关羽的义气可以学习,但是他的骄傲不可以学习。

张飞的武力可以学习,但是他的暴戾不可以学习。

诸葛的忠义可以学习,但是他的愚忠不可以学习。

曹操的大智可以学习,但是他的奸诈不可以学习。

吕布的武力可以学习,但是他的善变不可以学习。

反正很多啦,自己慢慢多看几遍三国就知道了,不要一味的盲目崇拜,有些英雄确实很制的尊敬,但是并不是他们的决定都是正确的。

每一个人都会会缺点,我们可以学习关羽的义气,不会忘恩负义。

司马懿

没有一个人十全十美!

持才自傲 虚怀若谷什么意思

持才自傲: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胸襟宽大得像山谷一样。形容非常谦虚,能容纳很多意见。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他人,不能对自己使用。

持才自傲: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胸襟宽大得像山谷一样。形容非常谦虚,能容纳很多意见。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他人,不能对自己使用。

一个是贬义词,一个是褒义词。

虚怀若谷意思

虚怀若谷的意思是: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详细释义:虚:谦虚;谷:山谷。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示例:每个人都应有~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近义词:

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众的人不露锋芒,看来好像愚笨。

心胸开阔:思想坦率接受力强的;并非小心眼的,心智并不狭窄的;眼界不偏狭的。

反义词:

自以为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妄自菲薄: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妄:过分地。菲薄:轻视。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例句:

1、他在这个问题上虚怀若谷。

2、李老师待人和善,虚怀若谷,深受学生爱戴。

3、我们要像老李那样在工作和学习中保持虚怀若谷的精神。

4、这位老师师德高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人不倦,虚怀若谷。

5、敬爱的周总理对群众诚恳热情,虚怀若谷,使每个见过他的人都深受感动。

6、智者说:“虚怀若谷,谦逊礼贤的品格就是美,一种爱慕人才的美。”。

7、他品学兼优,虚怀若谷,很有些谦谦君子之风。

8、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面前,我们应该用虚怀若谷的胸襟来迎接一切的文化。

9、做人,切不可目空—切,而应虚怀若谷。

10、他有着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又虚怀若谷,博采众议,因此很受士兵们拥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