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典句子 >

关于母爱的古诗整首_关于母爱的古诗整首有哪些

描写关于母爱的古诗

描写关于母爱的古诗:《游子吟》、《别老母》、《豫章行》。

1、《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赏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2、《别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赏析:此诗的特点是用情极深,无论是缠绵悱恻抑或是抑塞愤慨之情,都写得深入沉挚,使人回肠荡气,极受感动。其次是语言清切,诗中扫尽浮泛陈旧之词,语语真切,要离家远去的作者是站在老母亲的角度上来写这首诗,抒对母亲的不舍之情以及一种无奈的情怀作者。

3、《豫章行》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赏析:诗人把满腹的哀怨和悲苦都倾注在别离场景的抒写上,母子别离动情,伤感,况且母已老,读者如同见到这位白发苍苍,泪眼龙钟的老人家。

拄着拐杖颤颤微微,执手牵衣地送子远征,她深知子一去,难生还,所以她“呼天野草间”,匍匐在草地上,向上天控诉着人间的种种不平,向大地哭诉着自己命运的悲苦。

关于母爱的古诗词大全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朝代】唐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注释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黄景仁(清代)

-《别老母》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孟浩然(唐代)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王建(唐代)

-《短歌行》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白居易(唐代)

-《燕诗示刘叟》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白居易(唐代)

-《燕诗示刘叟》

描写母爱的古诗有哪些?

1、游子吟

【作者】孟郊 【朝代】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2、七步诗

【作者】曹植 【朝代】三国·魏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3、春思

【作者】李白 【朝代】唐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译文

燕地小草像碧丝般青绿,秦地的桑树已叶翠之绿。当你怀念家园盼归之日,早就思念你而愁肠百结。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吹进罗帐激我愁思?

4、子夜吴歌·秋歌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译文

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5、秋宵月下有怀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译文

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

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躁。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

关于母爱的古诗?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游子吟

唐 ·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