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好词好句 >

李白一生给孟浩然写过哪几首诗?

李白一生给孟浩然写过哪几首诗?

李白一生给孟浩然写过诗歌五首:《赠孟浩然》、《春日归山寄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淮南对雪赠孟浩然》、《游溧阳北湖亭瓦屋山怀古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给孟浩然写过5首诗!

分别是<<游溧阳北湖,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一作<<赠孟浩然>>),<<淮海对雪赠傅霭>>(一作<<淮海对雪赠孟浩然>>),<<赠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另有李白的<<赠参廖子>>和孟浩然的<<赠道士参廖>>,从写作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看,被专家学者认定是两人的赠答之作.

除此之外,<<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也应该是李白写给孟浩然的."高冠佩雄剑,

长揖韩荆州。此地别夫子,今来思旧游。"李白到襄阳,除拜会韩朝宗外,重要的就是看望兄长孟浩然,这里的"夫子",只有孟浩然才有此待遇.也就是说,李白先后给孟浩然写过7首诗,并对孟浩然非常景仰,对孟浩然言必称夫子,"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这在李白的诗中是十分罕见的.

《李白全集》现存李白与孟浩然交游诗歌五首:《赠孟浩然》、《春日归山寄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淮南对雪赠孟浩然》、《游溧阳北湖亭瓦屋山怀古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淮南对雪赠孟浩然

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

梅树成阳春,江沙浩明月。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

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

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闻

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

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

高坟五六墩,崒兀栖猛虎。

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

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

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

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

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解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注释


黄鹤楼: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解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注释


黄鹤楼: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历史上一个没做官的诗人?

是孟浩然。

孟浩然,字浩然,唐代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因他未曾入仕,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的诗歌主要表达隐居闲适、羁旅愁思,诗风则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

孟浩然是盛唐诗坛上一位很特殊的诗人。他从未担任过任何官职,是地地道道的布衣诗人,这在当时的名流中是极为罕见的。诸如李白、杜甫等,虽然也自称布衣,但都曾被授予过官职

在唐朝所有略有名气的诗人里,孟浩然应该是一个,终其一生都没有做官的人。

他这辈子离官职近的位置,就是在张九龄被贬荆州时,被他招到府中做幕僚。但是不久之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孟浩然又回到了自己家。

时人为他吹的"彩虹屁"可真不少。李白给他写诗,头一句便是"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不得不让人感慨,诗仙果然还是那个潇洒奔放的诗仙,写个诗送人都这么热情。其后更是继续夸道:"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是李白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结果不巧,孟浩然出门去玩了,李白只好遗憾地留下这首诗,吹了一通彩虹屁,继续自己的旅程了。

你以为快乐追星的杜甫小朋友看到这首诗要闹了?不,杜甫也是孟浩然的"迷弟"。他写过"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彼时孟浩然已仙逝,杜甫一边感叹这位前辈诗写的真好,一边叹惋其已经。两人在世时有没有会面的缘分,我们未曾可知,但若有机会相会,想必杜甫也会如同李白一样,成为孟浩然的忘年之交。

其实,在年轻的时候,孟浩然也曾想要做官。为了做官,他跑到唐玄宗所在的洛阳,住了三年,一无所获。三十九岁,又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没有考中。当时的文坛张说与他关系很好,传说张说曾经邀请孟浩然到翰林院做客,恰好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被吓得躲到了床底下。

但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张说不可能向隐瞒有人在的事情,于是据实以告,玄宗就让孟浩然出来见一见。孟浩然一看,这是个好机会啊,于是抓紧时间向吟诵自己的诗,吟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玄宗就不高兴了,觉得自己被诬陷,怒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是你自己没有要求做官,朕何曾"弃"过你了,为什么要诬赖我!于是把他赶回了襄阳。

后来,孟浩然又去长安求过一次官,仍然没有成功。从此,他便醉心山水,放下了自己曾经的理想。中间也有官员因为欣赏他的才华,提出要举荐他,但被孟浩然婉拒了。

晚年,孟浩然又结识了崔国辅、王昌龄等,虽然终究是没有入仕,但一生都在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结交,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历史上没有当过官的诗人,他就是我们熟知的孟浩然。

在唐朝所有略有名气的诗人里,孟浩然应该是一个,终其一生都没有做官的人。

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故事?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和孟浩然是唐代的诗人,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在李白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比李白大10多岁的孟浩然此时已是诗名满天下。

据《全唐诗》记载,李白曾经写过一首《将进酒》诗,其中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话。这首诗被传唱至今,也成为了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而孟浩然则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代表作有《登高》、《春晓》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