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好词好句 >

猪八戒是个怎样的人_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是个怎样的人

猪八戒性格特点及事例概括

猪八戒性格优点

1、憨厚老实、敢说真话

猪八戒不虚伪,不狡诈,敢于说真话,比如喜欢嫦娥,就敢于表白,即使吃尽苦头,也心甘情愿。在取经途中,由于食量巨大,经常吃不饱,但是他说直接说出来,也会抱怨,如果让你吃不饱,还挑担子,你也有怨言,猪八家敢说,憨厚老实。

2、本领超强、勇敢执着

猪八家会三十六变,能腾云驾雾,水性很好,在西游记中,一般妖怪都不在话下,猪八家无疑是孙悟空最得力的帮手,在妖怪面前从不畏缩,奋力杀敌毫不含糊,比如流沙河大战沙僧,琵琶洞打蝎子精,黄蜂岭勇敢杀敌,还有多个场面,猪八家总是对躲在洞穴里的妖精大骂叫阵,这些都表现了猪八家本领超强,勇敢,执着的性格特点。

3、勤劳肯干、幽默乐观

很多人只知道猪八家懒惰,但是猪八戒也有勤勉的一面,比如高老庄一段中,猪八戒一个人能干一群人的活,而且从不偷懒,西游记原文中高老道说猪八戒:“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来,其实也好。”猪八戒也自辩道:“我得到了你家,虽是吃了些茶饭,却也不曾白吃你的。我也曾替你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这些都说明猪八戒勤劳肯干。猪八戒总是乐呵呵,猪八戒以幽默乐观的态度处世,很容满足,很容易快乐,心态极好,孙悟空经常拿猪八戒打趣。

4、心地善良、不忘大义

猪八戒有一颗善良的心,尤其是对妇女和儿童,比如第44回,红孩儿那一节,对儿童非常有怜悯之心,几句好言,变非要把红孩儿从树上解下来。第37回,三打白骨精哪一段,看到老头、老太太、村姑,猪八戒都表露出善良的一面,猪八戒虽然贪图宜,在取经途中经常打退堂鼓,但是他始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许只是嘴上说说,吐槽一下,他从未真的回去过高老庄,还是随着师傅一路向西,取得真经。

猪八戒性格缺点

1、好吃懒做、好进谗言

猪八戒好吃是出了名的,但是话说回来,只要是人,谁不把吃放在第一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比如吃人参果、高老庄、乌鸡国、女儿国等等场面,都可以看见猪八戒的吃相。猪八戒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爱告小状。

2、贪财好色、自私自利

对于好色,这里不多讲,大家应该非常熟悉猪八戒好色,对于贪财,西游记有几个细节可以表现出猪八戒贪财,第76回,猪八戒自己私存了5钱的私房钱,还有雷音寺中,猪八戒非常不乐意的把紫金钵盂给了阿难。

总之,猪八戒不想唐僧那么稳重,不想悟空那么机灵、不想沙僧那么谨慎,他不偷不抢,凭自己的本事吃饭,他不虚不炸,实实在在,他憨厚老实,任劳任怨,猪八戒更贴近现实生活,他的理想是做一个普通的男人,能吃饱,能穿暖,钱够花,自己过自己的日子,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猪八戒的性格特点,从文学角度讲,猪八戒的人物形象塑造的非常成功。

猪八戒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猪八戒的性格特点:

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爱占宜,耍小聪明,贪恋女色,常因此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不失忠勇和善良。在与妖魔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而且他能知错就改,还算淳朴憨厚,自有可爱之处。

角色介绍

猪八戒是明朝家吴承恩所作《西游记》中登场的虚拟角色。又名猪刚鬣,法号悟能,浑名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会天罡数的三十六般变化,所持武器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沁金钯。猪八戒前世为执掌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一直倾慕容貌过人的霓裳仙子。

猪八戒是怎样的一个人?

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八戒性格憨厚,力气大,但好吃懒做,胆小,爱占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

猪八戒贪吃贪睡,好进谗言。他常常想捉弄人,但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就是作茧自缚。因为猪八戒的知错就改,能听取他人意见有重要联系(其实这与悟空的‘督促’有很大关系),所以这样一个人也最终修成正果,被佛封为“净坛使者”。

九齿钉钯为其武器,这九齿钉钯名为上宝沁金钯,重量有一藏之数,连柄五千零四十八斤,是由太上老君用神冰铁锤炼,借五方五帝、六丁六甲之力锻造而成。

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时代意义。在《西游记》中,猪八戒不习惯更不喜欢长期在外奔波的苦行生活,他护僧取经是出于无奈的。

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难,总是第一个打退堂鼓,要散伙,卖行李、嚷着回高老庄做女婿、种地过日子,这种回归土地、眷念家园、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

猪八戒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猪八戒是一个贪财好色,好吃懒做,却有憨态可掬的人。

猪八戒前世为执掌天河八万水兵的“天蓬元帅”,因调戏霓裳仙子并且惹来纠察灵官后,又拱倒斗牛宫被贬下凡尘,却错投猪胎,在福陵山云栈洞落草。后受观音菩萨点化,入赘高老庄务农,等待取经人。

孙悟空收服他之后,成为唐僧的徒弟之一,唐僧给他取名“八戒”,与孙悟空、沙悟净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几经劫难,因保护唐僧有功,成了正果,被封为“净坛使者”。

扩展资料:在《西游记》中,猪八戒不习惯更不喜欢长期在外奔波的苦行生活,他护僧取经是出于无奈的,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难,总是第一个打退堂鼓,要散伙,卖行李、嚷着回高老庄做女婿、种地过日子。

这种回归土地、眷念家园、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的农民意识和农民心理。

可以说,猪八戒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劳动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着土地而养成的顽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对立,表现着普通劳动的生活愿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