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好词好句 >

充耳不闻的意思是什么?你知道吗?

充耳不闻的意思

充耳不闻的意思是堵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意见。

1、拼音:chōng ěr bù wén。

2、注音:ㄔㄨㄙㄦˇㄅㄨˋㄨㄣˊ。

3、出处:《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4、近义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置之度外、言不入耳、装聋作哑、耳边风、视若无睹、闭目塞听、马耳东风、东风吹马耳、不闻不问、视而不见、两耳塞豆。

5、反义词:有闻必录、洗耳恭听、耳濡目染、侧耳细听。

6、示例: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九回:“这里袁伯珍只装作充耳不闻,一面出了告示,按户收起捐来。”

7、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表示对别人的意见不在意。

充耳不闻造句:

1、你怎么能对老师苦口婆心地劝导充耳不闻呢?

2、金士杰初到台北做搬运工的那段时间,每天夜里利用下工时间来写作,对同屋工友们的喧闹充耳不闻,如此茕茕一人十余月,终于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剧本。

3、我记得自己绝望地想去克服这种状态,为了多睡会,我对外界充耳不闻,让屋子里一团漆黑。

4、对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充耳不闻,要加以。

5、一放假我就自由了,对妈唠叨我充耳不闻,早上睡到自然醒,只是这样的日子不长啊!开学转眼即到。

充耳不闻的意思是什么

充耳不闻的意思是: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一、相关释义

1、汉语成语,拼音是【chōng ěr bù wén】,成语出处于《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2、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表示对别人的意见不在意。

二、近义词

1、不闻不问【bù wén bù wèn】:不闻不问是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态度不打听,不询问,完全不放在心上。

2、装聋作哑【zhuāng lóng zuò yǎ】:假装聋哑,意思是指故意不理睬,只当不知道。

三、成语造句

1、你不要总是对我的话充耳不闻的,该听的还是要听一下。

2、对老师的话充耳不闻就是对老师的不尊敬。

3、如果你还觉得我在你心里面还是有一点威望的话那就请你不要对我的话充耳不闻的。

4、我告诉你的都是我的经验,你不要一直充耳不闻嘛。

5、我请你放下你这种充耳不闻的姿态好好地学习一下真本事。

6、带着充耳不闻的姿态来到这儿你不会学到任何东西的。

充耳不闻是哪个冲

充耳不闻是“充”。充耳不闻,汉语成语,拼音是chōngěrbùwén,意思是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出自《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近义词:不闻不问、装聋作哑。

反义词:洗耳恭听。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造句:

1、他只要一专心,屋外隆隆的车声,他都可以充耳不闻。

2、一放假我就自由了,对妈唠叨我充耳不闻,早上睡到自然醒,只是这样的日子不长,开学转眼即到。

充耳不闻的读音

充耳不闻拼音:

[chōng ěr bù wén]

充耳不闻

[释义] 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出处] 《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充耳不闻是啥意思?这是个贬义词吗?

充耳不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chōng ěr bù wén,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语出 《诗经·邶风·旄丘》。是贬义词。

塞住耳朵不听 表示不愿意听别人的意见 一般用作谓语定语 关于它是不是贬义词 要看语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但大多数时候我认为是贬义词

充耳不闻[chōng ěr bù wén]

充耳不闻,汉语成语,拼音是 chōng ěr bù wén,意思是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出自 《诗经·邶风·旄丘》。[1]

中文名

充耳不闻

外文名

turn a deaf ear to

出处

《诗经·邶风·旄丘》

注音

ㄔㄨㄙ ㄦˇ ㄅㄨˋ ㄨㄣˊ

拼音

chōng ěr bù wén

成语辨析成语用法

成语出处

《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1]

成语辨析

【近义词】不闻不问、装聋作哑

【反义词】洗耳恭听[1]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表示对别人的意见不在意

示例

这里袁伯珍只装作~,一面出了告示,按户收起捐来。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九回[1]

来源:百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