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爱情句子 >

春游西湖的诗句 春天游西湖的诗句

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具体如下:

1、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

2、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4、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5、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题湖上》。

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7、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9、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10、昨梦西湖,老扁舟身世。——吴文英《拜星月慢·林钟羽姜石帚以盆莲数十置中庭宴客其中》。

11、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仲殊《诉衷情·宝月山作》。

12、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毛滂《烛影摇红·送会宗》。

13、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14、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15、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描写西湖游赏的诗句

周密:西湖游赏

周密

西湖天下景,朝昏睛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承平时,头船如大绿、间绿、十样锦、百花、宝胜、明玉之类,何翅百余。其次则不计其数,皆华丽雅靓,夸奇竞好。而都人凡缔姻、赛社、会亲、送葬、经会、献神、仕宦、恩赏之经营、禁省台府之嘱托,贵珰要地,大贾豪民,买笑千金,呼卢百万,以至痴儿騃子,密约幽期,无不在焉。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谚有“销金锅儿”之号,此语不为过也。

都城自过收灯,贵游巨室,皆争先出郊,谓之“探春”,至禁烟为最盛。龙舟十余,彩旗叠鼓,交午曼衍,粲如织锦。内有曾经宣唤者,则锦衣花帽,以自别于众。京尹为立赏格,竞渡争标。内珰贵客,赏犒无算。都人士女,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水面画楫,栉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歌欢箫鼓之声,振动远近,其盛可以想见。若游之次第,则先南而后北,至午则尽入西冷桥里湖,其外几无一舸矣。弁阳老人有词云:“看画船尽入西冷,闲却半湖春色”,盖纪实也。

既而小泊断桥,千舫骈聚,歌管喧奏,粉黛罗列,最为繁盛。桥上少年郎,竞纵纸鸢,以相勾引,相牵翦截,以线绝者为负,此虽小技,亦有专门。爆仗起轮走线之戏,多设于此,至花影乱而月华生,始渐散去。绛纱笼烛,车马争门,日以为常。张武子诗云:“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锦相牵,都城半掩人争路,犹有胡琴落后船。”最能状此景。茂陵在御,略无游幸之事,离宫别馆,不复增修。黄洪诗云:“龙舟太半没西湖,此是先皇节俭图。三十六年安静里,棹歌一曲在康衢。”理宗时亦尝制一舟,悉用香楠木抢金为之,亦极华侈,然终于不用。至景定间,周汉国公主得旨,偕驸马都尉杨镇泛湖,一时文物亦盛,仿佛承平之旧,顷城纵观,都人为之罢市。然是时先朝龙舫久已沉没,独有小舟号小乌龙者,以赐杨郡王之故,尚在。其舟平底,有柁,制度简朴。或传此舟每出必有风雨,余尝屡乘,初无此异也。

南宋周密,入元后追忆昔日都城杭州盛况,写成《武林旧事》,其间于世俗风情记载颇详。这篇《西湖游赏》即选自《武林旧事》,其中详述南宋都城临安春日游赏、彩舟竞渡的繁盛景象,细致入微,披阅之间,历历如亲临其境。

杭州自南朝以来,日渐繁华,唐以后则蔚为大郡。兼其物产丰盛,景色秀丽,气候宜人,一时名满天下。宋室南渡后设都临安,更是将昔日汴京的繁华与临安的富庶秀丽相融合,一时间歌台舞榭、勾栏瓦子,遍布市内。加之朝廷上下耽于享乐,士人庶民争相效仿,于是游赏之风甚是流行。春日西湖竞舟即是当时从官家到民间都很喜爱的一种春日游乐风俗,一应船只,尽皆披锦饰彩,华丽壮观。这种规模浩大的竞舟活动,作为当时一种全性的游乐方式,几乎吸引了各个阶层形形 的人物,甚至于一切交往活动都借此机会进行。自然,作为一种风俗,它一方面表现了都市生活的繁荣,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种性的和挥霍,所以称杭州为“销金锅儿”正含有对糜烂之风的讽谕。

文章的重点在于细写春日竞舟。每至元霄灯过,所谓“探春”之游即开始,“贵游巨室,皆争先出郊”,率先掀起此风的自是财力雄厚的富豪之家。舟的华丽往往显示着主人的富贵,因而赛舟除了本身的娱乐意义外,还是一种品级的显示,“内有曾经宣唤者,则锦衣花帽,以自别于众。”官府豪贵为了促进这种活动,又多有犒赏,更助长了龙舟竞渡风俗。赛舟之时,景象非常壮观:水面上,赛舟并集,不计其数,密密重重,几乎掩盖了整个湖水,仿佛连行舟之路也被掩没了;往观者则集于苏、白二堤,士女闲杂,熙熙攘攘,倾城出动。湖中舟上,鼓乐喧天;堤上人中,欢声鼎沸,上下交织,热闹异常,这是进开赛前的景象。开赛后,竞舟由南至北,最后穿过西冷桥,尽入里西湖,一时大湖中舟舸全无。而断桥一边,却是泊舟纵乐,歌舞佳人,红粉绿袖,顿成湖上新欢。与之交相应照的是桥上翩翩少年的风筝比赛,较之湖中赛舟别有一番景致。这一段实记竞舟盛状,由湖中而堤上,由舟行而舟止,由水中之热闹及空中风筝之嘻乐,写得极有层次,把当时南宋京都的风俗刻划得十分细腻。这是南宋于偏安苟且中觅得“太平”之时的景象。实际上宋朝自退守江南后,国脉日微,虽然仍耽于享乐,毕竟渐渐衰败。所以其后即便复有热闹气象,也终是昙花一现而已。故文中讲“先朝龙舫久已沉没,独有小舟号乌龙者”,“其舟平底有柁,制度简朴。”这中间实是隐含了一种世运更迁的叹息。

尽管如此,临安龙舟竞渡作为一种习俗,在反映当时经济文化,风俗人情方面仍具重要价值。正是有了这种文化的存在,有了这种历史的积淀,才使得西湖景致除了其本身旖旎秀丽的自然因素外,更富于一种绵绵深沉的人文色彩,才使人能于其恬静秀美之中领略到生命的情调与生活隽永的乐趣,为我们提供游赏的启示,引发人丰富的联想。而作为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描述,它又可为仿古文化旅游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

关于西湖美景的古诗

关于西湖美景的古诗如下:

1、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姜夔《琵琶仙·双桨来时》

2、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4、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5、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题湖上》

6、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7、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9、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朝代】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赏析

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

描写西湖的诗句有哪些?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把浑阔茫远的水势,写足了,写活了。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者先写实,西湖晴天,日照湖水,水映日光,碧波荡漾,一片浩然天边、开阔艳丽的水乡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西湖雨天,烟雨缭绕,山色如蒙薄纱,风姿绰约,更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奇景。在这两种不同的景观中,作者分别突出写水与山,把西湖山水的独特之美展现在我们眼前。最后,诗人笔锋一转,把西湖与美女西施联系在一起,将西湖在不同的天气所呈现出的奇美与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神韵相提并论,出人意料,而又极其贴切生动。全诗语浅意明,给人以朴实平易之感。

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的诗句是什么

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的诗句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赏析:

出自《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