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爱情句子 >

“东施效颦”贻笑大方意思?

东施效颦贻笑大方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长得非常的丑陋,却要模仿一些美女的行为,让人感觉到非常的可笑。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叫东施的人,他看见西施笑的样子非常的好看,所以说不断的去模仿别人的这种行为。但是他却没有发现别人美的并不是这种行为,而是本身就非常好看。

西施心口痛,捂着心口都很美, 东施也跟着做,但她很丑,因此模仿西施动作让人感觉可笑。一个就是那么美,一个就是那么可笑

成语“东施效颦”中的“效”,即效仿的意思;“颦”,皱眉头的意思。“东施”: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丑女,代指丑妇。“东施效颦”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这则成语出自战国末年宋国人庄周的《庄子·天运》:“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古今非水陆欤?周鲁非舟车欤?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彼未知夫无方之传,应物而不穷者也。

“且子独不见夫桔槔(俗称‘吊杆’‘称杆’,古代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故夫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不矜于同而矜于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柤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

“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今取猨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龁啮(咬毁)挽裂(撕破),尽去而后慊(qiàn)观古今之异,犹猨狙之异乎周公也。故西施病心而矉(pín,古同‘颦’,皱眉头)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穷哉!”

庄子反对孔子复古的思想,拿那个丑女人只知道皱着眉头好看,却不知道皱着眉头好看的原因,来比喻如果现代人(指当时)一定要采用古代的礼仪制度,是行不通的。他的这段话译成白话便是:“在水上划行没有什么比得上用船,在陆地上行走没有什么比得上用车,因为船可以在水中划行,而奢求在陆地上推着船走,那么终身也不能行走多远。古今的不同不就像是水面和陆地的异吗?周朝和鲁的异不就像是船和车的不同吗?如今一心想在鲁国推行周王室的治理办法,这就像是在陆地上推船而行,徒劳而无功,自身也难免遭受祸殃。他们全不懂得运动变化并无限定,只能顺应事物于无穷的道理。

“况且,你没有看见那吊杆汲水的情景吗?拉起它的一端而另一端便俯身临近水面,放下它的一端而另一端就高高仰起。那吊杆是因为人的牵引,并非它牵引了人,所以或俯或仰均不得罪人。因此说,远古三皇五帝时代的礼义法度,不在于相同而为人顾惜,在于治理而为人看重。拿三皇五帝时代的礼义法度来打比方,恐怕就像柤、梨、橘、柚四种酸甜不一的果子吧,它们的味道彼此不同然而却都很可口。

“所以,礼义法度,都是顺应时代而有所变化的东西。如今捕捉到猿猴给它穿上周公的衣服,它必定会咬碎或撕裂,直到全部剥光身上的衣服方才心满意足。观察古今的异,就像猿猴不同于周公。从前西施心口疼痛而皱着眉头在邻里间行走,邻里的一个丑女人看了,认为皱着眉头很美,回去后也在邻里间捂着胸口皱着眉头。邻里的有钱人看见了,紧闭家门而不出;贫穷的人看见了,带着妻儿子女远远地跑开了。那个丑女人只知道皱着眉头好看,却不知道皱着眉头好看的原因。可惜呀,你的先生一定会遭遇厄运啊!”

由于《庄子》讲的西施和东施的故事,“东施效颦”就成了成语。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中就用了这一成语:“宝玉便悄悄地隔着篱笆洞儿一看,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花下,手里拿着根绾头的簪子在地下抠土,一面悄悄地流泪,宝玉心中想道:‘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特,且更可厌了。’”

“东施效颦”深有哲理。现实生活中的道理也是一样。如每年高考前期的“状元热”,全国各地往年的高考状元纷纷在网站、电话热线中讲解自己所谓的成功经验,许多考生按他们的指点,赶紧模仿。其实这些做法是否适合自己呢?大多数考生,尤其是考生家长并不考虑,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东施效颦”,前车之覆,不可不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