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爱情句子 >

短歌行其一赏析 短歌行(其一)翻译

短歌行赏析是什么?

短歌行赏析: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情感,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钟嵘《诗品》谓之:“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

诗中慨叹时光易逝、功业未就,抒发了招贤纳才的急切心情。感情丰富,格调激扬,表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要求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本诗四句为一章,诗人的忧心与思念、焦虑与追求,被反复交替地加以咏唱,加以渲染,淋滴尽致地展现了曹操这一代枭雄复杂不平静的内心世界。一系列新鲜、生动的比喻的运用,使诗中的抒情更富形象性,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此外,诗人还注意运用典故和活用《诗经》的成句,赋予新的含义,贴切自然,毫无斧凿的痕迹,对于表现诗的内容,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短歌行》赏析

《短歌行》是曹操的经典之作。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开头八句里,曹操一出场就开始说愁,愁得很不得了。甚至需要以酒解忧,那么他在愁什么呢?

我们继续往下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在这八句里曹操连续用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在这句话里,曹操变身幽怨的小女子,在想念自己的心上人。(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在这里,曹操用另一个角度说出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一句,曹操虽然没有引用,但是却暗含了他想对贤才说的话,那就是“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含而不露的表现了自己的心志。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描写的是宾主欢宴的情景。曹操在这里暗示人才,如果人才来的话他将会以宾客之礼相待。

其实文章写到这里,许多人就应该点出自己的意思了。但是曹操作为一代文章大家。即使文已过半也没有直接说出自己求才的心志。

然后又是八句,“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这八句曹操又和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联系起来,首先,前四句,是对第一部分的一个照应,也说了自己对缺少贤才的忧愁。然后,后四句,是对第二部分的一个强调和照应,说明了贤才到来的情景。

“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而曹操对贤才的渴求也不会有终尽。

然后再看最后八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八句,可谓是曹操本文的一个主旨,也是本文的一个点睛之笔。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这四句中,曹操在告诉人才:“你不要犹豫不定,也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其实内含的意思就是“不要犹豫啦,快来找我吧。”

曹操以这一句,来劝告在三国鼎立局势下,犹豫不定的人才们。曹操对这些人并没有显现出鄙陋之情。反而是表现出一种关心之情,体贴之意。

然后再看最后四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首先,这四句中的前两句和‘‘皎皎如月,何时可辍”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都说明了曹操对于人才的无限渴求。

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两句用的是周公旦的典故,曹操将自己比喻成周公旦,表示了自己的求贤若渴。

这样看来曹操其实现代广告的始祖。

曹操短歌行其一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曹操短歌行其一怎么翻译

1、原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唯 一作: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明明 一作:皎皎)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谈讌 一作:谈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译文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

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几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于我。

3、注释

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当,是对着的意思。

几何:多少。

去日:过去的日子;苦:患,苦于。已经过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之语。

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当以,这里无实际意义。全句意思是,应当用激昂慷慨(的方式来唱歌)。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沉吟:沉思,深思,这里指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叫的声音。苹:艾蒿。

鼓:弹。

何时可掇(duō):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另解:掇读chuò,为通假字,掇,通“辍” ,即停止的意思。

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思念。

讌(yàn):通“宴”。

三匝(zā):几周。匝,周,圈。

海不厌深:一本作“水不厌深”。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吐哺:极言殷勤待士。

4、赏析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最初的古辞已经失传。乐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这首。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长短”。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就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传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求贤若渴,希望人才都来投靠自己。曹操在其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全诗分为四节,逐而一一分析。

第一节主要抒写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第一节中有两处都提到了“酒”,酒在魏晋时期,多受到魏晋诗人的喜好。无论心情愉悦,或是悲伤,感慨时都不难找到酒的影子。本诗中,第一句话就用酒来作开头引出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第一节最后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中“杜康”相传发明酿酒的人,这里也是指代酒的意思。其中我们如何去理解诗人这种人生苦短的忧叹呢?诗人生逢乱世,目睹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改变乱世局面,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

第二节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同时,“但为君故”这个“君”字,在曹操的诗中也具有典型意义。本来在《诗经》中,这“君”只是指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这里则具有了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沈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对象。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第三节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的两个“主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表面看来,意思上是与前十六句重复的,但实际上由于“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再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的意思;高中课本中“掇”的解释为:拾取,采取。何时可掇: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说这种话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延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满为患”呢?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

第四节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潜《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实际上是说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最后“周公”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话似也表达诗人心情。

总起来说,《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路线和策略服务的;然而它那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

《短歌行》短歌行赏析是什么?

《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品,写于南征刘表之前。此诗可分为三部分。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诗人有感于人生短暂,便想借狂歌滥饮聊以自娱。“人生几何”“何以解忧”两个设问发出慨叹,表面上看是消极的,实则缘事而发,这正是作者积极进取精神的曲折反映,与一般的及时行乐是不同的。

现实战乱频繁,惨遭荼炭,统一大业尚未完成,而年华却消逝了,怎不令人心急如焚!在这深沉的慨叹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感伤离乱、忧心忡忡,急于建功立业的动人形象。

中间十六句第二部分,引用成句,借助想象,反复陈说求贤若渴的心情,可谓直抒胸臆。承上我们知道诗人是深含隐忧的。何以解忧呢?自然不会是杜康。

如果说前八句直用《诗经》成句,通过声音、形象、色彩几个方面的细致描写,表达思念贤才的复杂情感,达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那么后八句则直接披露了这种心情,来得更加强烈!在类似幻觉的境界中,诗人把对贤才深沉、久远、热切、纯洁的思慕之情表达尽了。风格自殊。

结尾八句为敏第三部分,点出要旨??天下归心,倾吐了自己的'愿望。第七句用比兴手法写景抒情,寄托对贤才在离乱中无枝可依的惋惜心情。乌鹊喻贤才。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董卓之乱后,不少人南附刘表。

但刘表“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曹操因此而发出感慨,为将全诗推向作了铺垫。第八句先用脱颖于《管子形解》的句子表示希望接纳尽可能多的人才。最后以周公吐哺发的典故自喻,表明自己决心象周公那样招贤纳士,从而点明题旨。

全诗在深沉的忧虑中饱溢慷慨激昂的情绪,着眼点是渴望有更多的贤士俊杰帮助实现理想,把思贤与实现理想结合起来,使全诗有了一定的深度。

在艺术表现上,体现了曹操诗歌初步形成的个人风格。这首诗有较浓的抒情性,诗人把起伏不平的心绪通过几个低沉的回旋,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深沉质朴,慷慨悲凉。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首四言诗,诗人利用乐府旧题表现新内容,成就极高。

曹操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像周公那样见到贤才,一饭三吐脯, 礼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短歌行①

曹操

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导读】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汉献帝(刘协)初参加讨伐董卓。建安元年(196)迎献帝迁都许昌,受封大将军及丞相。在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操不但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薤露行》、《短歌行》、《苦寒行》、《观沧海》、《龟虽寿》等不朽诗篇。后人辑有《曹操集》。

曹操的诗能摆脱古典的束缚而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风格慷慨悲凉,是那个动乱时代的反映。他写的《短歌行》共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抒写了时光易逝、功业未就的苦闷和表达要招纳贤才帮助建功立业的思想。全诗感情充沛,带有浓厚的悲凉情调,是曹操的代表作品之一。

【原诗】

对酒当歌②,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③,去日苦多④。

慨当以慷⑤,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⑥?唯有杜康⑦。

青青子衿⑧,悠悠我心⑨。

但为君故⑩,沉吟至今○1。

呦呦鹿鸣○12,食野之苹○13。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14。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15?

忧从中来○16,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17,枉用相存○18。

契阔谈宴○19,心念旧恩○20。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21,何枝可依○2?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23,天下归心○24。

【注释】

①《短歌行》是乐府旧题,《乐府诗集》中入“相和歌·平调曲”。②当:应当。③朝露:早晨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被晒干,这里用以比喻人生的短暂。④去日:过去了的日子。苦多:苦于太多。苦:感到痛苦、烦恼。⑤慨当以慷:慨而且慷。慨慷:意同“慷慨”。指因不能实现自己理想而内心产生不平的情绪。⑥何以解忧:用什么东西来解除我的忧愁呢?⑦杜康:相传是古代最初造酒的人。这里用做酒的代称。⑧衿:同“襟”,古称衣领。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⑨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以上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篇,用以表示对贤才的思念。⑩君:指所思念的贤才。○1沉吟:沉思吟味,意谓整日在心头回旋。○12呦呦:鹿鸣声。○13苹:艾蒿。嫩叶有香气,可食。其干叶制成艾绒,用于针灸。○14瑟、笙:两种乐器名。以上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篇。《鹿鸣》篇原是宴宾客的诗,这里用以表示自己优礼贤才的态度。○15辍(chuò):停止。一本作“掇”(duō),拾取。谓求贤而不可得。○16中:心中,内心。○17“越陌”句:这句说客人远道来访。阡、陌:都是田间的道路,南北向的叫“阡”,东西向的叫“陌”。○18枉用相存:枉劳存问。枉:屈驾。用:以。存:问候。○19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20旧恩:旧日的情谊。以上四句是作者希望久别的朋友远道来归。○21匝(zā):周、圈。○2以上四句以乌鹊喻贤才,比喻贤才寻找归宿,但无所依托。○23周公:姬旦,周武王之弟。他虚心招纳贤才,辅佐成王治理天下。哺:口中咀嚼着的食物。《韩诗外传》卷三说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意思是说,周公忙于接待天下贤士,连洗头、吃饭都没有时间。○24以上四句说贤才应多多益善,以周公的求贤若渴来表明自己同样有渴望贤才助建功业的心思。

【译诗】

朋友举起酒杯畅饮就应当高歌,

想一想人生一世岁月能有几何?

就像早晨的露水非常容易干没,

那逝去的日子啊苦于太多太多。

心中感到不平啊心情激昂慷慨,

忧虑天下的思绪实在难以忘怀。

用什么办法来解除心中的忧痛?

只有把杜康美酒高高地举起来。

那穿着青领服饰的贤人学士啊,

我在心里已对你们长久地思念。

只是因为常常思念你们的缘故,

我才低吟着《子衿》直到今天。

成群的鹿儿在山中呦呦地鸣叫,

悠然自得吃着原野上的艾蒿草。

我的家里已经来了尊贵的客人,

我要弹瑟吹笙欢迎他们的来到。

抬头仰望天空中那皎洁的月亮,

你永远运转不会停止一分一秒;

这就像我心中渴求贤才的忧思,

哪怕任何时候也永远不会断掉。

看那贤人学士来到了我的家门,

有劳你们千里迢迢来把我慰问。

我们像知己久别重逢满饮一杯,

畅叙往日的友情比山高比海深。

夜空里月儿明亮啊稀星在闪烁,

只见乌鹊一群一群阵阵向南飞。

它们绕着树枝飞了一圈又一圈,

竟然没有哪一棵树枝可以依存。

壁立千仞的青山再高也不嫌高,

广纳百川的大海再深也不嫌深。

我一定要像周公那样礼遇贤士,

才能让天下人心归附大功告成。

【赏析】

这首诗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发了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诗为四言体,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

全诗按诗意划分,每八句一节,共四节。前八句为第一节,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心生忧愁,并要借酒来浇愁。表面上看写的是个人的感慨和忧愁,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时行乐,其实写的是一个家珍惜光阴、希望建功立业的广阔胸怀。接下来“青青子衿”以下八句为第二节,情味更加深厚缠绵。“青青子衿”二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原句,诗人用这句古诗,表达对贤才的渴求。接下来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明明如月”以下八句为第三节,这八句是对前两节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也就是说,从“明明如月”开始的四句说忧愁,强调和照应第一节;从“越陌度阡”开始的四句说礼遇贤才,强调和照应第二节。如此强调照应,使全诗产生低昂抑扬、反复咏叹的效果。最后“月明星稀”以下八句为第四节,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又有比喻的深意。最后“周公”四句画龙点睛,希望人才都来归顺,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短歌行》具有强烈的抒 彩。在古代诗歌中首创“以酒消愁”的命意,以“忧思”贯穿全篇,诗人通过一系列新颖、生动的比喻和富有创新的典故的运用,反复表情达意,虚写和实写结合,把蕴涵在心底的思贤爱才、求贤若渴的抽象情感,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短歌行李白赏析

《短歌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分上下两段。李白的这首诗,以乐观浪漫、昂扬奋发的精神,在喟叹生命短促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生的珍惜,对建功立业的渴望。纵观全诗,诗人在驰骋丰富的想象时,把美丽的神话传说融入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塑造出瑰奇壮观,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洋溢着浓郁而热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品原文

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译文:白天何其太短暂,百年光阴很快就过去了。苍穹浩渺无际,万劫之世实在是太长了。就连以长寿的仙女麻姑,头发也白了一半了。天公和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中一次即大笑,也笑了千亿次了。我想驾日车揽六龙,转车东回,挂车于扶桑之上。用北斗酌酒浆,每条龙都各劝其一觞酒,让它们都沉睡不醒,不能再驾日出发。富贵荣华非我所愿,只愿为人们留住光阴,永驻青春。

赏析

此诗沿乐府古诗之旨,然加入游仙之辞。从诗意看,大约作于“奉诏入京”之前。黄锡珪先生《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认为此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

此诗分上下两段。前八句言百年(人的一生)易满,天地无穷,时间无限,神仙尚且两鬓成霜,凡人何堪;只有天公、玉女才能与时长存,千年万载,操控天象;后六句诗人突发奇想,欲阻拦六龙,留住时光,使人生不老,青春永驻。全诗悲叹人生太短,写法上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