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爱情句子 >

有趣的方言梗_有趣的方言都是有哪些

东北话有什么好玩的梗?

东北小伙到南方吃西点,觉得面包太凉了,直接喊服务员:哎,你好老妹儿,那个拨凉没法吃,你给我腾一下子呗!当时服务员一听就懵了。

服务员接过面包,满脸带笑却疑惑地问,腾一下是什么意思呢?我没有理解!

小伙连忙解释,腾就是说溜一下子!

服务员更蒙了,溜这个面包吗?要拴绳子吗?是这个意思吗?

小伙被逗得大笑,不是小妹你说啥呢,你拴啥绳子,你上气窜一下子,上气窜一下子!

服务员还是不明白,穿气吗?先生,这个好像穿不上去吧!

小伙很是无语,一把从服务员手里夺过盘子,就这么吃吧,我那个啥不怕凉了!

见此情形,网友们被逗得哈哈大笑,尤其引发了很多东北网友的同感,大家纷纷开始留言。

有人说,我老婆在深圳饭店吃饭,点了一个烧排骨,她问服务员,你这排骨炖得烂糊吗?服务员懵了。

有人说,我在广州便利店里,买东西之后找卖货姐要个袋儿,结果她给了我一颗茶叶蛋儿……

有人说,我老公是广东人,我告诉他把毛巾投一下,他说你说的话我听不懂……

有人说,我在南方修车,跟4S店的工作人员说我这车一点火直更哒,店员愣住了……

有人说,我有个是南方人,冬天穿着双单鞋,然后有个东北同事问他,你这天咋还穿个假鞋,当时就急了,反复强调他这双鞋是专卖店买的,是真的!

有人说,我同事腰疼,在南方看病,大夫问他什么感觉,他说,木个张的疼,大夫懵了。

有人说,我妈去南方买水果,跟水果摊老板讲价,老板能点不?老板当时一脸不高兴。

……

其实,这就是语言的地域差异,我也是东北人,这些话我都是耳熟能详,有的也经常说,比如“腾”一下子,就是加热一下,比如“投”一下子,就是用水过滤一下,比如“木个张”就是“麻木”的意思,比如讲价时“能点不”就是“能不能便宜点”的意思,东北有趣的方言太多了,比较有名的那句“波棱盖儿在马路牙子上卡秃噜皮了”,相信很多南方朋友根本听不懂。

各地都有自己特色的方言,地方方言也彰显了地方特色,如果是在外地,遇到老乡用方言交流一番,会让人感觉特别亲切,还能缓解思乡的情绪,虽然现在普通话已经普及了,但某些场合偶尔蹦出几句地方方言,闹点小笑话,听着还挺有趣的。

gai溜子是什么意思梗 gai溜子是哪里的方言

gai溜子是网络上很有趣的一个梗,但还有不少小伙伴不太清楚这是什么梗,出自谁,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gai溜子梗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gai溜子是什么意思啊

一、梗介绍

gai溜子是东北话,指那种没事干整天在街上溜达,无所事事,喜欢跟陌生人蹭吃蹭喝组局的小青年。

二、街溜子

街溜子日常打扮:

戴个大串,大手表,夹着包,踏着鞋,撅着,见到谁都会称兄道弟,见面就要展示自己的华子(软中华烟),一定要跟别人说,“来颗华子?”

东北方言都有哪些梗?

我感觉上过大学的大学生,基本上都会有被方言同话的经历

每个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最火的就是一位东北教孩子学手卡,把蝴蝶读成“蝴铁”;膝盖是“波灵盖”;额头是“倍儿喽”;肥皂是“胰子”;蛇读成“长虫”西红柿是“洋柿子”。“你瞅啥,瞅你咋地”等等东北话。都是非常幽默风趣。

大学生宿舍通常是4-6个人,经常是天南地北哪里都有。但不得不说,东北口音的强大,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全宿舍的室友都变成东北的“大碴子味”。

宿舍里4个人,只有一个东北人,其余的来自不同省份的同学一起相处一段时间,说话尾音全部上扬,全部学会了“你瞅啥啊,瞅你咋地?”

同学将全员东北化的视频发布在网络上,迅速爆红,并被网友调侃质疑全世界。

有同学表示,我们刚开始相处时可能觉得很别扭,操着不同的口音,听着蹩脚的普通话。

但是到后来,大家都在不经意间逐渐东北化,不知不觉地被带跑偏,给自己父母打电话的时候,面对父母的疑惑这时候你才发现,自己已然东北化,也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事情。住寝室的朋友会发现,只要寝室有一个东北人,那么其他人的口音也会渐渐不自觉地向他靠拢,这样神奇的能力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即便你的普通话非常的标准,也很难躲过东北话的坑。其实在东北旅游的话,感受东北方言的场所还有很多,如果在哈尔滨旅游的话,有很多富有东北乡村风情的菜馆,东北菜配上东北方言,这种感觉一定是妙哉了!

“滚出克”是什么梗?

原本就是骂人的话,这个"出克"是方言。

看语境的不同有时候意义不同,比如说LOL里有这句,就比较可能是骂人的话;如果是在和up主mr.quin相关的内容的话,可能就是指mr.q的粉丝,因为他头像就是只狗。

“滚出克”是一个网络梗,源于云南、贵州、湖南等地的方言谐音梗,意思是“滚出去”。这个梗通常用于调侃和玩笑,在与熟悉的人交流时可能会使用。

该词最早来源于电影《英伦对决》,在电影中,成龙饰演的关玉明的女儿在学校被一名富二代欺负,成龙饰演的关玉明非常愤怒,大骂那个人“ f-k you”。“滚出去”就此火遍网络。

我是云南的什么梗

我是云南的此梗是是一首的喊麦歌曲,由于该歌曲歌词非常上头,再加上喊麦小伙一头飘逸的长发随节奏舞动,给人留下非常深的印象,网友纷纷模仿因此走红网络成梗。

该梗来源于某视频平台上一位来自云南怒江市的精神小伙为自己家乡创作的一首的喊麦歌曲。

完整的歌词内容: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怒江泸水市,泸水市六库,六库傈僳族,傈僳族是这样叫,乌鸦叫作阿南,青蛙叫作欧巴,老公叫作搓趴,老婆叫作搓嘛,香菜叫作野穴,红薯叫作阿梦,老虎叫作,黄瓜叫作阿布。南瓜叫作阿普,鸡蛋叫作嘛啊耶夫。

梗的概念

一般来说,梗用于流行事物比如综艺、动画剧、动画电影、真人剧、真人电影、漫画 、等。“梗”字的词义被不断扩大引申,大到某个时间段,小到情节插曲,乃至故事中发生的片段都可以叫“梗”,比如“身高梗”、“经典梗”、“撞脸梗”、“言情梗”、“创意梗”、“幽默梗”等。

这个梗是抖音平台上一位来自于云南怒江市的精神小伙为自己家乡创作的一首的喊麦歌曲,由于该歌曲非常,再加上小伙漂移的红长发,使人印象深刻,大家也就玩起梗了。

该梗出自于蔡氏二少爷,云南怒江傈僳族的精神小伙。众所周知,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家乡的推广大使,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山东菏泽曹县”,但这个赛季,云南怒江傈僳族的精神小伙横空出世。凭借一首神曲,成功把云南推向大众视野,这是妥妥的为云南上分啊,简直赢麻了。

歌词介绍如下:

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怒江泸水市,泸水市六库,六库傈僳族,傈僳族是这样叫,乌鸦叫作阿南,青蛙叫作欧巴,老公叫作搓趴,老婆叫作搓嘛,香菜叫作野穴,红薯叫作阿梦,老虎叫作,黄瓜叫作阿布。南瓜叫作阿普,鸡蛋叫作嘛啊耶夫。

怒江傈僳族精神小伙凭借一头茂密的长发加上动感的BGM,为云南扛起了大旗,很多评论都在说现实版的德莱文已经找到了。

我是云南的是个歌曲搞笑梗。

这个梗是抖音平台上一位来自于云南怒江市的精神小伙为自己家乡创作的一首的喊麦歌曲。由于该歌曲非常,再加上小伙漂移的红长发,使人印象深刻,大家也就玩起梗了。

怒江傈僳族精神小伙凭借一头茂密的长发加上动感的BGM,为云南扛起了大旗,很多评论都在说现实版的德莱文已经找到了。

背景音乐

这首歌作为网络歌手创作的,歌名就叫做《我是云南的》,歌词的内容介绍的是云南怒江的方言;对于各种事物的土话称呼,因为旋律非常的带感,加上精神小伙的装扮快速出圈,了听众。

在抖音等等各大平台迅速的火爆起来,这句我是云南的也迅速成为了一个非常有趣魔性的梗,是继山东菏泽曹县又一个宣传大使。

表哥我出来了哦是什么梗?

表哥我出来了哦是方言梗,抖音表妹李kk的开场白,是大家在学习抖音上一位漂亮女孩子的发音,视频当中她发音非常的魔性,了不少网友。

博主长相很漂亮,来自广西,一开口就让这句话充满了趣味,用网友们的话来形容就是:或许是粤语出了轨,要不然就是泰语劈了腿。

走红原因

博主的面容深受网友们的喜欢,如果不听其发音能够被深深的吸引,但是听到口语之后,又好像被蚊子叮了一下,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其实这种口音是带点壮语+普通话,就是别人说的说话夹壮,一般出现在老一辈老人身上,年轻人大部分是可控的,只是说有的人觉得这种口音好玩。

你知道哪些方言闹出的笑话?

刚来威海的时候,有一次去坐那种老式的客车,因为人数太多了,客车超员,所以车上没座位了,好在司机聪明,在客车的座位底下准备了很多小马扎,给没有座位的乘客应急。

我看没有座位的别人都拿出马扎来坐着,于是自己也拉了一个出来,稳稳的坐在了过道中间。后来车上那个卖票的大叔来到我面前,用一口流利的当地方言告诉我:“小姑娘,你坐在这儿挡害”!我完全进入到一脸蒙圈的状态,什么挡害啊?后来他看我不动弹,接着又说“你往边上坐坐,你坐这别人过不来。”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挡了别人道路的意思!瞬间脸红。

还有一次去一个本地的朋友家里做客,她打算包饺子招待我们。一阵忙活之后,饺子馅终于做好了,她问我,“你听听这饺子馅香不香?”我完全傻在原地,寻思饺子馅香不香居然能听出来吗?然后就不可思议的问她,这可怎么听?朋友笑成了一个面瓜,告诉我她们这里的方言听听就是闻闻的意思。我也是涨知识了,听听居然还能这么用。

一起上班的另一个朋友,有一次邀请我,有空去她家里坐着站。我则耿直的问她,去你家里坐着就坐着,站着就站着,这坐着站是什么样个姿势?她们懂得的人又开始乐了,给我科普坐着站的意思就是做客,坐着玩耍的意思。这话真是让我感觉很绕啊!

不过在这呆的久了,也就慢慢习惯了,笑话出的少了些,并且还学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本地话,像什么“波刺毛”(一种会蜇人的绿色的虫),“膊了盖”(膝盖),“哈酒”(喝酒)等,都特别有趣。

我是安徽巢湖人,我们老家有很多的搞笑的话,经常我的同事都会让我说给他们听,每次说着说着他们都笑得不得了。

有个笑话是这样子说的,有个年轻的妇人,带着她的小孩子到城里走亲戚,到了城里的时候,打车子又舍不得,然后她就做起了公交车,坐公交车的人也特别特别的多,好不容易她挤上去了。

就在挤公交的途中,她的鞋子一不小心掉在了车门外,这个时候他就大声地叫着,我的孩子(鞋子的意思,地方方言)掉了,我的孩子掉了。

然后公交车司机就在那里大声地说,什么孩子掉了,孩子掉了,孩子不是在你手里抱着吗?怎么可能掉了呢?赶快到座位上面去做好,车子已经开动了,往后面走。可是这名妇人还是不停的在哪里说,我的孩子掉了,我的孩子掉了。边说边把脚给司机看,这时候司机师傅才明白了妇人的意思,原来是他的鞋子掉了。

司机师傅说,你怎么不早说,你应该说我的鞋子掉了,我一直认为是你的小孩子掉了。现在我车子都已经开动了,我怎么帮你拿呢?那你只能下一站下车了,再回过头去捡。

每个地方都有发言,我们巢湖这边的方言特别的多,就比如我滴个乖乖,这个乖乖的意思就是感叹词,可是在有的地方这个乖乖就是儿子的意思。有一次我就说我滴个乖乖,有一个长辈就说了,你这个孩子没大没小的,我都能做你的叔叔了,跟爸差不多大,你怎么还能说我滴个乖乖。

我知道的方言闹出的笑话有很多,挑几个印象深得讲吧。

第一个,是初中一个语文老师给讲的。老师是河北张家口坝上人,我是唐山一个小县城的,老师在唐山师范读的大学。她给我们讲的就是她大学开学在寝室发生的故事,老师室友是本地人,开学那天老师是被舅妈和舅舅送来的,老师室友在床上收拾床铺。过一会儿,老师的舅舅和舅妈出去买东西,老师送了送他们就回来收拾床了。回到寝室后,室友对老师说“你妗(jin)子走啦?”,这时老师翻箱倒柜找了半天,拿出来一个镜子递给了室友,这时候室友尴尬的笑了笑,“啊,我说的是你舅妈走了没有,你给我镜子干什么?”,老师也有些尴尬,笑着说“我没听懂你说什么其实,我以为你找我要镜子呢!”。在我家乡就是把舅妈叫妗子,所以闹出了笑话。

还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是高中老师讲的,老师是黑龙江人,老师们暑假去家访,在一个车上的老师有的是本地的,司机也是本地的,所以有的老师和司机用方言交流。先解释一下,我们把蜻蜓叫做“蚂螂”,司机说“都是蚂螂啊!”东北老师接了一句话让大家笑了半天,她说,“恩,我腿也麻了。”,还有一次还是这个老师,但她不是听不懂我们的方言,而是给我们来了一句方言,老师是地理老师,她说你看这块都是一骂色儿(yi,ma,shai,er)。当时是相当搞笑,成了我们全班同学的一个梗,说今天你穿的一骂色儿,现在想想也还是很搞笑的。给当时枯燥的学习生活增加了很多乐趣。

我们现在非常的提倡讲普通话,就是因为每个地方的方言都有不同大家沟通起来会有障碍,各地的人在一起因为方言闹出笑话,那也不足为怪了。

以前的时候我爸爸在部队里面工作,大家都知道部队里面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所以我记得小时候在部队里面,听到的都是南腔北调的声音。也见到过很多,因为方言而闹出的笑话。

比方说四川人把鞋子发成孩子的音,有一年我们部队来了一批四川兵,开始的时候他们在新兵连里面,大家都是四川人也没有发现什么不妥,可是后来他们分到各个班里以后就热闹了。早上起来有一个上铺的四川兵,找不到自己的鞋了,就在那里大叫我的孩子呢,我的孩子呢?

而下面其他地方的人都听蒙了,说你当兵怎么还会带孩子呀?我们没见过有小孩在这儿啊!结果把那个四川兵笑得前仰后合,他解释说我们四川人叫鞋子就是说孩子,这时大家才都笑了起来。

我爸爸工作的部队在东北,有一次部队里面来了一个南方的兵,他的名字叫做宋青方,虽然在我们听来只是稍微有一点女性化的名字,可是却把当地的东北兵乐晕了,因为在东北话里面,青方就是臭豆腐的意思,据说因为这件事情那个南方的兵后来改了自己的名字,谁愿意让自己是送臭豆腐的呢!

所以说全国统一讲普通话还真的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只是闹出笑话还好说,但要是不小心闹出大的误会就得不偿失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1234567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